1929年秋股票市場行情暴跌所引起的大蕭條是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胡佛一向以其出色的管理才能蜚聲政界,在危機到來後,他采取了不少建設性的應急措施,如進一步興辦公共工程、倡議成立複興金融公司,給銀行、企業和地方政府提供貸款等,但這些措施並沒有使危機有所緩和。到1932年大選時,工業生產萎縮,失業遍及全國,破產的農民生計艱難。胡佛和共和黨人已是四麵楚歌了。
盡管如此,胡佛還是感到有必要通過競選連任為他本人及其政策申辯,況且,共和黨人不到徹底失敗不會善罷甘休。可是,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代表們情緒十分低落。雖然胡佛和查理斯·柯蒂斯在第一輪投票時就雙雙再度獲得了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的提名。但是,沒有人為他倆歌功頌德,沒有出現群眾聚會和狂熱的遊行場麵,人們甚至沒有想到在會場周圍張貼胡佛的畫像。共和黨的競選綱領對胡佛政府的反危機措施加以稱讚,同時要求平衡預算、保護關稅、敦促廢除第18條修正案(有關禁酒的法律條款)以及將酒的貿易控製權歸還各州。
著名專欄作家沃爾特·李普曼就此評論說:“正值經濟空前危難之際,這裏卻聽不到對社會不滿的言論,真是不可思議!”
相比之下,民主黨代表大會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場麵,提名的競爭異常激烈。艾爾弗雷德·史密斯曾在上次大選中獲得大量普選票,他因而信心十足,這一次他有可能克服過去使他受挫的那些障礙,領導民主黨取得勝利。但不少人認為,反對天主教徒當總統的那種偏見是難以克服的,因此要求推選出新的領袖。在幾位有誌者當中,最佼佼出眾、也最有希望的乃是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富蘭克林·羅斯福是著名的西奧多·羅斯福的遠房親屬,並娶了那位前總統的侄女埃利諾為妻。1882年1月他出生於紐約的名門望族,是一位銀行家的獨生子,家境優越。他先後在格羅頓學校、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受過教育。羅斯福在兒童時代,曾受到過“貴人行為應當高尚”這一貴族信念的熏陶。在格羅頓中學學習期間,這種意識又經校長恩迪科特·皮博迪的培養而有所增強,皮博迪校長教導學生們要盡到為幸運較差者服務的責任,這一信條乃是脫胎於劍橋大學教授查爾斯·金斯利的信念。羅斯福同奧伊斯特灣那一支係以外的所有羅氏族人一樣,生來就是民主黨人。在29歲時,由他曾在那裏繼承有一份鄉間產業的“銀色長襪”達切斯縣選區推選出來,當上了州參議員。
不久,他由於反對選舉黨魁墨菲指定的候選人進入合眾國參議院,立即為公眾所矚目。
1912年,曾任紐約州長的威爾遜被推舉為總統候選人之後,羅斯福自告奮勇為威爾遜的競選賣力。威爾遜當選總統後,他被任命為海軍部助理部長。同威爾遜接觸,起到了加深羅斯福的自由主義信念的作用,與布賴恩和丹尼爾斯的交往,擴大了他的民主派同情心,跟黨的領袖們結識,使他懂得了許多搞政治的竅門。1920年,羅斯福被提名充當考克斯的競選夥伴,卻在競選中敗給了共和黨。第二年,一場新的災難降臨到他的頭上。這年8月間,羅斯福攜家人一起到加拿大的坎波貝洛島度假。在泛舟旅行和垂釣中度過一天之後,他們全家幫助當地居民撲滅了一場森林火災。接著羅斯福在芬迪灣洗了個冷水澡,然後步行回家。在家裏,他又穿著濕漉漉的褲子翻閱郵件,當夜上床後,他已覺得兩腿的肌肉酸疼,渾身冷得發抖,牙齒在格格作響,夜裏連續發著高燒。
第三天,疼痛和麻木的感覺擴展到羅斯福的肩部、手臂,甚至到了手指。他的朋友路易斯·豪從緬因州度假勝地請來了費城的名醫威廉·基恩,他診斷羅斯福的病是一種瘋癱。兩個星期後,波士頓的醫生羅伯特·洛維特看出了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的症狀,但為時已晚,疾病奪去了羅斯福右腿行動的自由。但是羅斯福並不氣餒,他說:“我就不相信這種娃娃病能整倒一個堂堂男子漢,我要戰勝它。”經過幾年艱苦的鍛煉,羅斯福最終學會了戴著夾板站立和在拐杖的幫助下走上幾步。他雖然不像以前那樣生氣勃勃、精力充沛了,但並沒有失去信心,他頑強地進行著恢複健康的鬥爭。
1928年羅斯福重返政治舞台,雖已永遠成為跛足,但卻身體強壯,精神上充分恢複活力。他在黨內的知名度比以前更高了。這年10月在羅徹斯特召開的民主黨代表大會上,羅斯福被提名為紐約州州長候選人。這是羅斯福身患重病後第一次參加重要的公職競選。說來,他早就向往紐約州州長的職位,他曾經說過:“誰當上紐約州州長,誰就有成為美國總統的大好機會。”從1861年到1928年的15次大選中,有9次是由兩黨中的一黨提名紐約州州長或前州長為總統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