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皮膚科疾病及神經、精神科疾病(1 / 1)

皮膚抗疾病

土豆桂花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土豆、秈米、桂花、白糖各100克。

【做法】將土豆削洗幹淨,切成小塊。洗淨秈米,放沙鍋內,加適量水,燒沸後加入土豆熬煮成粥。然後再調入桂花、白糖,即可食用。

【用法】用作早餐。

【功效】健脾益氣,和胃調中。

【適用】可輔治濕疹。

青葉柴胡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大青葉15克,柴胡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把大青葉、柴胡加水3碗煎至2碗,再把粳米、白糖加入煮成稀粥。

【用法】每天1劑,連服5~6劑。

【功效】清心,瀉肝火。

【適用】可輔治心肝風火型帶狀皰疹。

桃仁高粱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桃仁(去皮尖)10克,高粱米(或粳米)50克。

【做法】先將桃仁和米研碎,如常法煮粥。

【用法】晨起作早餐食用。食時可加入紅糖少許。

【功效】助陽散寒。

【適用】可輔治風寒侵表型皮膚瘙癢症。

豬腎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豬腎l對(去筋膜、臊腺,切碎),粳米200克,山藥100克(去皮切碎),薏苡仁50克,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切碎的豬腎焯去血水後,與山藥、薏苡仁、粳米加水適量,以小火煨爛成粥,加入適量鹽及味精,分頓食用。

【用法】早餐食用。

【功效】益腎補虛。

【適用】可輔治黃褐斑。

天葵苡仁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紫背天葵草鮮品50克(幹品15克),薏苡仁30克。

【做法】用淘米水煎煮上二味半小時即成。

【用法】內服半小碗(紫背天葵草揀出勿吃);同時取熱汁適量擦洗患處。

【功效】解熱毒,消粉刺。

【適用】青春痘。

神經、精神科疾病

天麻豬腦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天麻10克,豬腦l個(要取健康豬豬腦,趁熱鮮用),粳米250克。

【做法】上3味加清水適量,煮成稀粥,以豬腦熟為度。

【用法】每日晨起溫服1次(亦可用天麻燉豬腦,即將2味放盆內隔水燉熟服食,每日或隔日1次)。

【功效】祛頭風,鎮靜,鎮痛。

【適用】可輔治高血壓,動脈硬化,梅尼埃病及腦血管意外所致的半身不遂等。

栗子桂圓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栗子10個(去殼用肉),桂圓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做法】先將栗子切成碎塊,與米同煮如常法做粥,將熟放桂圓肉,食用時加白糖少許。

【用法】可做早餐食之,或不拘時食用。

【功效】補腎強筋通脈。

【適用】可輔治中風後遺症。

八寶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白扁豆、薏苡仁、蓮子肉(去心)、核桃仁、龍眼肉各25克,紅棗10個,糖青梅、白糖各10克,糯米200克。

【做法】薏苡仁、白扁豆、蓮子肉先以溫水泡發後煮熟備用;紅棗洗淨以水泡發;核桃仁炒熟;糯米淘淨,加入龍眼肉、棗、核桃仁、蓮子、白扁豆、薏苡仁同煮至熟,最後加入糖青梅、白糖即成。

【用法】每日2次,隨量服用。

【功效】健脾養胃,補腎。

【適用】可輔治神經衰弱。

梅花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白梅花2~5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先煮粳米,待粥煮成時加入白梅花,同煮二三沸即成。

【用法】每日分2次,空腹溫熱食,以2~5日為1個療程。

【功效】舒肝理氣,健脾開胃。

【適用】可輔治肝胃氣滯,梅核氣,神經官能症,胸悶不舒,噯氣,食欲減退,以及瘡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