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疾病
杞葉芹菜粥
【來源】民間方。
【材料】新鮮枸杞葉30克,新鮮芹菜60克,粳米50~100克,鹽少許。
【做法】將芹菜洗淨切碎,枸杞葉洗淨,與粳米同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同煮為菜粥,放入調味品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餐溫熱食。此粥作用較慢,需要頻服、久食。應現煮現吃,不宜久放。
【功效】清熱平肝,固腎利尿。
【適用】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及高血壓、糖尿病。
豬腎粥
【來源】《養老奉親書》。
【材料】豬腎1對,人參末3克,粳米50~100克,薤白末、防風末各10克,蔥白3莖。
【做法】先將粳米煮粥,待粥將熟,將上述藥末放入豬腎中,下粥內,莫攪動,慢火久煮,下蔥白。
【用法】吃肉喝粥,溫熱服食。
【功效】益腎健脾。
【適用】老人氣弱,頭暈耳聾等症。
磁石粥
【來源】《壽親養老新書》。
【材料】磁石30~60克,粳米100克(或加豬腰子1隻,去肉膜臊脂,洗淨切細),生薑、大蔥少許。
【做法】將磁石搗碎,於沙鍋內煎煮1小時,濾汁去渣,再入粳米(或加入豬腰),生薑、大蔥少許,同煮為粥。
【用法】可作晚餐,溫熱取食。
【功效】養腎髒,強骨氣。
【適用】老年腎虛,耳鳴耳聾,心悸失眠等症。
白茅根粥
【來源】《食療百味》。
【材料】白茅根15~30克,粳米30克,冰糖適量。
【做法】取鮮茅根去節間小根,洗淨切碎入沙鍋內煎煮取汁,去渣,入粳米、冰糖煮至粥熟即可。
【用法】空腹每日2次服食。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止血。
【適用】風熱上擾之鼻出血。
牛蒡荊芥粥
【來源】《養老奉親書》。
【材料】牛蒡子、荊芥、淡豆豉各5~10克,薄荷3~5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先將牛蒡子、荊芥、薄荷、淡豆豉煮沸5分鍾(不宜久煮)取汁,去渣。另將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同煮為稀粥。
【用法】每日2次,溫熱服。2~3日為1個療程。
【功效】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退熱去煩。
【適用】傷風感冒,發熱惡寒,頭痛,咽痛,牙痛,以及麵神經麻痹初期。
雙葉公英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茶葉、蘇葉各3~6克,蒲公英、金銀花各3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先煎蒲公英、金銀花、茶葉、蘇葉,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
【用法】每日2次服食。
【功效】清熱解毒,宣肺利咽。
【適用】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
腫瘤科疾病
益肺清痰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黃芪、忍冬藤各30克,全瓜蔞、敗醬草各15克,黃芩、杏仁、葶藶各9克,陳皮6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上藥水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將熟時加入白糖,稍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