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婦產科疾病(2 / 3)

腐竹白果粥

【來源】《飲食療法》。

【材料】白果12克,腐竹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白果去殼去皮,同腐竹、粳米同煮為稠粥。

【用法】每日1次,空腹食。

【功效】養胃,清肺熱,固腎氣。

【適用】脾虛帶下。

【注意】白果有小毒,不宜多食。

白果蓮肉粥

【來源】《瀕湖集簡方》。

【材料】白果6克,蓮肉15克,江米50克,烏骨雞1隻。

【做法】先將烏骨雞去毛及內髒,白果、蓮肉研末,納入雞膛內,再入米、水,慢火煮熟,加調味品即成。

【用法】食肉飲粥,日服2次。

【功效】補肝腎,止帶濁。

【適用】下元虛憊,赤白帶下。

苧麻粥

【來源】《聖濟總錄》。

【材料】生苧麻根30克,炒陳皮10克,粳米、大麥仁各50克,細鹽少許。

【做法】先煎苧麻根、陳皮,去渣取汁,後入粳米及大麥仁煮粥,臨熟放入鹽少許。

【用法】分作2次服,每日空腹趁熱食。

【功效】涼血、止血、安胎。

【適用】血熱崩漏,妊娠胎動下血及尿血,便血等症。

三七粉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三七粉3克,大棗5枚,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三七打碎研末,粳米淘洗淨,大棗去核洗淨,然後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冰糖即成。

【用法】每日2次服食。

【功效】補血止血,化瘀清熱。

【適用】崩漏下血及其他出血症。

麥地粥

【來源】《聖濟總錄》。

【材料】鮮麥冬汁、鮮生地汁各50克,生薑1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先將粳米及生薑煮粥,再下麥冬汁與生地汁,調勻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食。

【功效】安胎,降逆,止嘔。

【適用】妊娠惡阻,嘔吐不下食。

【注意】脾胃虛寒嘔吐、便溏者忌用。

白術鯽魚粥

【來源】《食療百味》。

【材料】白術10克,鯽魚30~60克,粳米30克。

【做法】鯽魚去鱗甲及內髒,白術洗淨先煎汁100毫升,然後將魚與粳米煮粥,粥成入藥汁和勻,根據病人口味入鹽或糖。

【用法】每日1次,連服3~5日。

【功效】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適用】脾胃虛弱型惡阻,症見孕後2~3個月,脘腹脹悶,嘔惡不食,或食入即吐,渾身無力,倦怠思睡,舌質淡,苔白,脈緩滑。

鮮竹茹粥

【來源】民間方。

【材料】鮮竹茹、糯米各50克。

【做法】先用鮮竹茹煎汁去渣,加入糯米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2~4次,稍溫服。

【功效】益氣和中。

【適用】懷孕2個月後發生嘔吐,服藥不見效者。

【注意】禁食硬、冷食物。

砂仁粥

【來源】《老老恒言》。

【材料】砂仁3~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粳米淘淨煮粥,待粥煮熟後,調入砂仁細末,再煮1~2沸即可。

【用法】早晚餐溫熱食。或少量多餐次服用。

【功效】調中氣,暖脾胃,助消化。

【適用】脾虛氣逆,妊娠嘔吐涎沫,脘腹脹滿,食欲不振。

白術南瓜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白術10克,南瓜30克,粳米50克,飴糖少許。

【做法】先將白術煎水取汁,再將南瓜與粳米煮粥,粥將熟時,兌入白術汁及飴糖,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2次,溫熱食。

【功效】健脾,化濕,安胎。

【適用】先兆流產。

苧麻鯉魚粥

【來源】《本草拾遺》。

【材料】苧麻根15克,鮮鯉魚1條(約400克),糯米100克,精鹽2克。

【做法】將鯉魚去鱗、內髒及鰓,洗淨煎湯去渣骨,苧麻根洗淨煎煮取汁去渣,糯米洗淨後與魚湯、藥汁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溫熱取食,3~5日為1個療程。

【功效】止血安胎,消腫利尿。

【適用】孕婦腰酸腹痛,胎動不安,胎漏下血,妊娠浮腫,小便不利。

南瓜粥

【來源】《千家食療妙方》。

【材料】南瓜、粳米各30克,飴糖2匙。

【做法】將南瓜切丁,與粳米、飴糖共煮成粥。

【用法】每日1~2次,溫熱服食。

【功效】補中,安胎。

【適用】先兆流產。

黃芪南瓜粥

【來源】《千家食療妙方》。

【材料】黃芪粉6克,南瓜、粳米各30克,飴糖2匙。

【做法】將南瓜切成丁,與粳米共煮粥,粥將熟時,拌入黃芪粉,加飴糖,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1~2次,溫熱食。

【功效】補氣安胎。

【適用】先兆流產。

黑豆赤豆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黑豆、赤小豆各30~5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用沙鍋煮洗淨的黑豆、赤小豆、粳米,待將煮成爛粥時,放入白糖調勻。

【用法】每日隨意服食。

【功效】健脾胃,利小便。

【適用】妊娠水腫,及慢性腎炎浮腫、小便不利。

冬瓜鯉魚頭粥

【來源】民間方。

【材料】鯉魚頭1個,新鮮連皮冬瓜100克,粳米適量。

【做法】先將鯉魚頭洗淨去鰓,冬瓜皮洗淨,切成小塊,然後一同煮水,取汁去渣,與洗淨的粳米煮為稀粥,放入調味品即可。

【用法】每日1次,5~7日為1個療程,經常食用效果較好。

【功效】利小便,消水腫,清熱毒,止煩渴。

【適用】水腫脹滿,小便不利,包括妊娠水腫,急慢性腎炎,肝硬化腹水,肥胖症,肺熱咳嗽,痰喘。

五皮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白茯苓皮、大腹皮、冬瓜皮各15克,橘皮、生薑皮各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上5味藥煎水,取汁去渣,加入淘淨的粳米,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2次,溫熱服。

【功效】健脾補氣,利水消腫。

【適用】妊娠水腫,老年性浮腫,肥胖症,小便不利,腹瀉等症。

【注意】外感發熱時不宜服。

黃芪野鴨肉粥

【來源】《肘後備急方》。

【材料】黃芪30克,青頭雄鴨1隻,粳米適量,蔥白3莖。

【做法】先將黃芪洗淨切片,鴨肉切細,一同放入沙鍋,煮至肉極爛,去黃芪藥渣,再加粳米、蔥白煮粥;或用黃芪鴨湯煮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溫熱服。5~7日為1個療程。

【功效】補脾益氣,利水消腫,滋陰養血。

【適用】妊娠水腫,及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等症。

海馬小米粥

【來源】《千家食療妙方》。

【材料】海馬粉3克,小米、紅糖適量。

【做法】小米煮粥,粥成加紅糖,用粥送服海馬粉。

【用法】每日1~2次,將海馬粉用小米粥送下。

【功效】調經,催產。

【適用】胎產不下,婦女血崩。

燕麥小米粥

【來源】《千家食療妙方》。

【材料】燕麥全草90克,小米、紅糖適量。

【做法】將小米煮粥,然後加入燕麥草水煎汁,稍煮加紅糖調和即成。

【用法】頓服或分次服。

【功效】調經,催產。

【適用】胎產不下。

催生益母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當歸、川芎、大腹皮、枳殼、白芷、益母草各10克,小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上6味藥煎汁去渣,加入小米、紅糖同煮成粥。

【用法】頓服或分次服。

【功效】理氣活血,化瘀催產。

【適用】氣滯血瘀所致難產。

紅薯粥

【來源】《本草綱目》。

【材料】紅薯200克,粳米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