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泌尿係統疾病及外傷科疾病(3 / 3)

【用法】每日2次。或琥珀末不入煎,而隨粥送服。

【功效】利水通淋,散瘀止血,鎮驚安神。

【適用】膀胱熱結而致尿血、尿痛、排尿困難及癲癇,婦人產後惡露不淨,漸致下腹疼痛拒按,有塊作痛。

【注意】陰虛內熱、津液不足的尿少、小便不利不宜用。

茅根竹蔗粥

【來源】民間方。

【材料】竹蔗20克,茅根、粳米各100克。

【做法】將茅根、竹蔗煎汁去渣,入粳米煮成稀粥。

【用法】分2次服。

【功效】滋陰清熱,收斂止血。

【適用】陰虛火旺引起的尿血。

木耳黃花粥

【來源】民間方。

【材料】木耳15~30克,黃花菜、粳米各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木耳、黃花菜、粳米、白糖,加水適量,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1~2次服用。

【功效】滋陰和血,清熱解毒。

【適用】陰虛火旺引起的尿血、尿痛等。

楊梅瘦肉粥

【來源】民間方。

【材料】楊梅、瘦肉、粳米各50克。

【做法】將楊梅、粳米洗淨,瘦肉切碎,加水適量,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2次服食。

【功效】滋陰益血,收斂止血。

【適用】陰虛火旺引起的尿血。

加味滑石粥

【來源】《食療百味》。

【材料】滑石20~30克,小薊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滑石用布包,與小薊同入沙鍋煎汁。去渣,煎液與粳米煮為粥。

【用法】每日2次服食。

【功效】清熱利尿,涼血止血。

【適用】小便熱赤帶血,色鮮紅,心煩口渴,麵赤口瘡,舌尖紅,脈數。

外傷科疾病

蒲公英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蒲公英40~60克(鮮品為60~9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取幹蒲公英或鮮蒲公英(帶根),洗淨,切碎,煎取藥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為稀粥,以稀薄為好。

【用法】每日二三次,稍溫服,3~5日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適用】可輔治肝炎,膽囊炎,以及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

雞內金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粳米100克,雞內金5~6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雞內金用文火炒至黃褐色,研為細粉。先將粳米、白糖入鍋內,加水80毫升左右,煮至米開湯未稠時,放入雞內金粉,再煮一沸(不宜久煮),視粥稠即成。

【用法】每早晚溫熱食。

【功效】健脾胃,消積滯,止遺尿。

【適用】可輔治膽道結石,泌尿係統結石以及飲食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等。

大金錢草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新鮮大金錢草60克(幹品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取金錢草洗淨切細,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放入北粳米,冰糖,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同煮為稀粥。

【用法】每日2次,稍溫服食。本粥需要堅持長期服用,才可奏效。

【功效】通淋排石,利膽退黃。

【適用】可輔治膽道結石和急性黃疸性肝炎,以及石淋、砂淋,包括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腎結石。

紅棗山藥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紅棗10枚,鮮山藥100克,粳米250克。

【做法】上料共煮粥。

【用法】每日服2次。

【功效】補養氣血。

【適用】可輔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油菜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鮮油菜葉50~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鮮油菜葉洗淨切碎,將粳米放入沙鍋內,加清水1000毫升,煮粥,將熟時放入油菜,加細鹽少許,煮沸待菜爛即可。油菜煮粥時,菜葉下鍋後,視菜熟立即去鍋蓋,勿燜黃。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頓服。

【功效】行氣祛瘀,消腫散結。

【適用】老年人的脾胃虛弱及身患丹毒、癤癰和急性乳癰、無名腫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