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血液係統疾病(2 / 3)

【用法】每日2次,溫熱食。

【功效】舒筋活絡,祛風除濕。

【適用】風寒濕痹,四肢重著,關節疼痛,肌膚麻木及吐瀉並作,筋脈拘緊,腳氣浮腫。

加味薏苡仁粥

【來源】民間方。

【材料】薏苡仁30克,雲苓、蒼術各20克,木瓜15克,粳米60克。

【做法】將4味藥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作主食吃。

【功效】利濕、祛風、通絡。

【適用】著痹,症見關節疼痛重著,肢體麻木,周身倦怠。

茵陳荷葉粥

【來源】《飲食治療指南》。

【材料】茵陳30克,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砂糖少許。

【做法】先將茵陳、新鮮荷葉洗淨煎湯,去渣,再取藥汁與粳米、砂糖同煮成粥。

【用法】供早晚餐溫熱服食,或作點心服食。

【功效】解暑熱,散瘀血,降血壓,降脂減肥。

【適用】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壓病,以及夏天感受暑熱,頭昏腦脹,胸悶煩渴,小便短赤等症。

加味赤小豆粥

【來源】《日用本草》。

【材料】赤小豆、薏苡仁各適量,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赤小豆、薏苡仁冷水浸泡半日後同粳米煮粥。

【用法】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利水消腫,健脾益胃。

【適用】老年性肥胖症,水腫病,腳濕氣,以及大便溏稀等。

防己黃芪粥

【來源】傳統方。

【材料】防己10克,黃芪12克,白術6克,甘草3克,粳米50克。

【做法】上藥共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每日1~2次,溫熱服。

【功效】補血健脾,利水消腫。

【適用】肥胖症、水腫及濕痹,肢體重著麻木。

決明山楂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草決明15~30克,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適量。

【做法】先將草決明、山楂入沙鍋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用法】兩餐間當點心服食,不宜空腹服,以7~10日為1個療程。

【功效】化食消積,降脂減肥。

【適用】單純性肥胖症,高血脂,冠心病,心絞痛以及食積停滯,小兒乳食不消等。

柴胡白茯苓粥

【來源】經驗方。

【材料】柴胡6克,白芍、烏梅、白茯苓、荷葉、澤瀉各1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上6味藥煎煮,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最後調入白糖。

【用法】每日2次,溫熱服。

【功效】疏肝解鬱,淡滲利濕,輕身減脂。

【適用】單純性肥胖症。

【注意】脾氣虛弱者不宜用。

竹筍米粥

【來源】《家庭藥膳》。

【材料】鮮竹筍一個,粳米100克。

【做法】將鮮竹筍脫皮切片,與粳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服2次。

【功效】清肺除熱,兼能利濕。

【適用】糖尿病及久瀉久痢,脫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