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九州幹戈開國定製(3 / 3)

在民族關係和對外政策方麵,多爾袞可以說是成功的。他首先繼承了乃父乃兄的政策,對漠南蒙古友好相待。科爾沁、阿霸垓、紮魯特、鄂爾多斯、郭爾羅斯、土默特、蘇尼特、翁牛特、喀喇沁、敖漢、奈漢諸部曾入關協助清軍作戰,多爾袞對他們優勞有加,封賞甚豐,後來雙方的封貢往還長期不斷。此外,雙方首腦人物也時有來往,如科爾沁部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郡王滿朱習禮等貴戚前來,多爾袞等親自迎送宴請。多爾袞因事出塞,也常與各部落王公貴族相會,從而不斷加深雙方的感情。順治二年四月,皇太極第八女下嫁科爾沁部巴雅思護朗。同年十月和四年十二月,皇太極之二女及十一女先後下嫁阿布鼐和噶爾瑪索訥木。四年八月,多爾袞自己也納阿霸垓部落篤思噶爾濟農之女為妃。這些都是傳統的聯姻政策的體現。多爾袞正是通過這種手段,維持了北方的穩定。正如後來魏源所感歎的:“世祖當草創初,衝齡踐阼,中外帖然,係蒙古外戚扈戴之力。”多爾袞對漠北蒙古人似乎不太熱情,該部蒙古對清廷也不怎麼買帳,喀爾喀部劄薩克圖汗曾將滿人稱為“紅纓蒙古”,與清廷爾我相稱。順治三年初,蘇尼特部落的騰機思等人叛清投奔漠北之喀爾喀車臣汗,因此多爾袞命多鐸率軍平叛,並直接與土謝圖汗和車臣汗發生了衝突。事件平息之後,雙方經過書信往還和使者談判,土謝圖、車臣、劄薩克圖三汗先後遣使謝罪,表示和解。但此三部真正向心於清政府,還是在四十年後他們在噶爾丹的威脅下遷入內蒙的時候。另外多爾袞與漠西蒙古也開始往來。清兵入關後,準噶爾下屬的許多部落紛紛前來朝貢,巴圖爾琿台吉也與清廷建立了聯係,厄魯特下屬一些部落還曾幫助多爾袞鎮壓甘肅等地的人民起義。盡管這樣,多爾袞對漠北、漠西蒙古人尚懷有戒心。

西藏和回疆也早與清廷建立了聯係。統治西藏的和碩特顧實汗和**五世、**四世在順治二、三年間上表入貢,多爾袞也遣使攜禮物去慰問。順治五年,多爾袞又派人敦請**喇嘛進京,加強雙方的關係。對已經不占統治地位的西藏帕木竹巴家族的後代首領,多爾袞也沒有輕視,亦賜號錫誥。另外,吐魯番首領遣使入貢,多爾袞也表示歡迎,並同意對他們重新封爵。這樣,在多爾袞攝政時期,清廷已與西藏和回疆的地方政權及宗教政權建立或是恢複了聯係,為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進一步確立在這些地區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清初與朝鮮的往來比較頻繁。多爾袞入關之時,帶著入質世子在軍中,順治二年又同意質世子等回國。但是,他也曾多次令朝鮮貢米、水果等物,並令朝鮮為他選美女,搞得朝鮮王國人心惶惶。日本一直對清抱敵視態度,當時的德川幕府似乎有意支持南明。但在順治元年發生的漂倭事件中,多爾袞卻對那些日本人十分優待,又多次召見他們,“懇切地問話”,並在第二年送他們回國,向日本表示了友善的態度。西方傳教士自明末以來就進入中國,但多爾袞並未以狹隘的民族偏見對待他們,這從他優待和信任湯若望的行動中可以明顯看出。但對葡萄牙人入廣東貿易的要求仍加以拒絕,這表現出多爾袞對少數為自己服務的外國人十分優寵,政策開明,而對有可能威脅清朝安全的較大規模雙邊交往則持保守態度。後來,其侄孫玄燁也采取類似的態度,不能不說受到多爾袞的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