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再次受傷,旋又複原。然而更糟的是,他看到那情景心裏難受,為世界各國都沒有來援助這些為民主而戰的英勇男女而感到十分氣憤。
各國外交官雖然通過了一次又一次決議,民主還是遭到了扼殺。納粹海軍炮擊西班牙城市,墨索裏尼的飛機轟鳴在天空,以保衛法西斯榮譽為名殺害婦女和兒童。
美國、法國和英國的國會或議會不斷發表演說,但是他們的中立立場和無所作為終於葬送了一個民主政府。
第十一旅和第十二旅是海明威主要活動中心。
第十一旅由具有強烈的反希特勒意識的共產黨人組成,醫官凡納·海爾布倫負責指揮這支部隊。他犧牲以後,海明威把短篇小說《西班牙土地》的稿費支票彙給海爾布倫的遺孀。
第十二旅的旅長名叫盧卡茲,人們都稱他做盧卡茲將軍,是個匈牙利人,來西班牙誌願參戰的,也在一次戰鬥中為西班牙捐了軀。而他犧牲前卻仍然怒吼著:“把公牛放出來!”
這種由拙劣的騎馬鬥牛士。更拙劣的助手和屠夫而非真正的鬥牛士來下手的殘殺令人難以忍受。
後來,海明威把他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的經曆和見聞寫進了他的《喪鍾為誰而鳴》。
《喪鍾為誰而鳴》是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戰爭小說之一,海明威對於其中的心理付之一笑,他還毫不隱晦地說,書中那位在熟悉的國土上作戰的外來戰士喬丹正是他自己。
《喪鍾為誰而鳴》一直被認為是一部遊擊戰爭的真實寫照,美國、波蘭、捷克、法國、德國、蘇聯、以色列乃至古巴的軍隊都把它作為訓練敵後遊擊戰和突擊戰人員的必讀手冊,而不把它當成小說。
西班牙政府曾經請海明威出麵向美國總統羅斯福求援並勸說法國政府參戰。海明威盡了力,但是沒有成功。自由世界唯恐由於他們的加人,西班牙內戰會變成一場世界大戰。
海明威離開了山區和平原的各個遊擊隊組織來到馬德裏,在這個城市被圍攻的兩年之久的時間裏,他一直堅守在這裏。他一邊寫急報,一邊訓練衣衫襤樓的新兵,西班牙共和政府崩潰時他十分痛心。
海明威蓄著濃密的小胡子,外貌很英俊,即使因工作需要而戴上眼鏡也還是儀表堂堂。大家了解他,崇拜他,稱他為“將軍”。
在他那淒涼的房間裏經常擠滿了跑來的貓,無家可歸的兒童和傷心過度而迷了路的老婦人。從前富有的鬥牛士,如今也在挨餓,找他幫忙。
西班牙戰爭中死亡和鬥牛場上的死亡不一樣。巴塞羅那和馬德裏這兩個城市陷落之前,街道就被炮彈炸得坑坑窪窪,迫擊炮彈和大炮炮彈以及空襲日夜不停,成了常規。
墨索裏尼和戈林派出的空軍不斷從雲端裏往下麵的馬德裏扔炸彈和燃燒彈。而進行殊死抵抗的西班牙共和軍用的還是炸藥加步槍。就像長矛和弓箭擋不住毒氣彈一樣。
在馬德裏垂死掙紮的時候,國際聯盟的各個委員會又通過了一些決議,印發了一些抗議書和文件,結果都給扔到各個政府機關的廢紙簍裏。
結局是注定了的,就如海明威的小說一樣。隻能完蛋。經過兩年的艱苦抵抗之後。馬德裏終於陷落了。西班牙的民主完蛋了,戰事也就結束了。
佛朗哥是個鬥牛士,他的最後一次衝刺把鮮血淋漓的西班牙刺死的沙地上。
當然,佛朗哥這個獨裁者在後來的曆史中要比他的敵人所預料的好些,他和所有的納粹都鬧翻了,與墨索裏尼和希特勒的關係交惡,二戰中也拒絕參加他們一邊。
從這點上來說,他無疑作出了一項曆史上最明智的選擇。但是他又是一個獨裁統治者,在他統治西班牙的時候,不允許自由選舉,不許有反對黨,也不許真正的民主存在。
曆史將會對這位獨裁者作出一個公正的評價,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促進了西班牙的進步。
西班牙內戰結束了,民主運動的領導人逃到墨西哥或法國過流亡生活。少數人逃進英國。
海明威像難民一樣越過比利牛斯山,逃離了西班牙,逃進了相對安全的法國。
海明威所熱愛的國家西班牙徹底在他的生活中劃上了句號,海明威從此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這個國家,觀看精彩的鬥牛了,他為此痛惜不已,卻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