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品嚐成功的芳香
海明威成功了,但他是一個孤獨的成功者。他精力旺盛,年紀又輕。但是哈德莉走了以後留下一連串問題。他們的離婚手續直到1927年才辦好,正在成長的男孩約翰失去了父親。
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陽照樣升起》暢銷世界,大家認為他的諷刺筆法比得上馬克·吐溫,他的明快風格比得上辛克萊·劉易斯,他的強勁有力比得上厄普頓·辛克萊,他的生動活潑比得上沃爾特·惠特曼,他寫死亡主題的手法比得上愛淪·坡。
海明威的書在市場上獲得了一致好評,但是在家鄉,在他的雙親那裏,他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
早在1923年,海明威的第一本小集子《三短篇和十首詩》在法國出版。橡樹園圖書館驕傲地訂購了三冊並上架出借,這一下子就惹起了軒然大波。
安分守己的老派居民全都嚇壞了。那算什麼語言,而且海明威寫的東西都是想都不該想的,更別說印出來永久流傳了。假使這孩子犯強奸罪被絞死在鄉村花園裏,他家那些朋友也不會象現在這樣瞞住他那悲傷的母親並且暗暗替她焦急。
家鄉的來信嚴厲地規勸他,但海明威全當耳旁風。
“我一直被認為是個壞孩子,”海明威說,“甚至是個不肖子。從16歲開始,我就力圖在許多方麵做冠軍。寫作是我自己選定的歸宿。從少年時代起,我就在這方麵常得冠軍。那時候橡樹園那些批評家當然辱罵不倒我。”
而現在,海明威的暢銷書《太陽照樣升起》在芝加哥熱賣的時候,他的父母卻萬分焦慮,對這本書大加批判。
過份拘謹、依從習俗的埃德醫生堅持說,他寧可看到海明威死去,也不願見到兒子寫這種汙穢的作品。
父親寫信勸兒子說:“你把世界描寫得獸欲橫流,去發掘那些歡欣的、催人上進的。樂觀而高尚的主題吧!”
當海明威的暢銷書《太陽照樣升起》高高擺在書架上的時候,父親滿懷憂傷地驚叫道:“海明威又寫了一部齷齪的小說。”
相比較海明威的父親,他的母親對此更加的恐懼,她寧願自己的兒子進墳墓,也不願意他寫這些玷汙清教徒家庭的事情。
早在很早以前,母親就對這個思想叛逆的兒子憂心忡忡,甚至在海明威還隻是在校刊上發表文章的時候就對他說:“你寫的一切令人毛骨悚然。”
當母親看到《太陽照樣升起》的時候,她徹底的歇斯底裏了,母親寫信譴責海明威說:“這是當年度最汙穢的小說之一。”
而最讓父母感到震驚和難堪的事情,兒子在寫作的時候有個不良的習慣,為了更好更真實的描寫出他熟悉的人和事,他總是習慣性的把身邊的朋友甚至師長都寫到他的誹謗性小說中。
在《在密執安州的日子裏》這本書中,海明威用他青少年時期的幾個朋友和師長的姓名組合在一起,拚湊成了他小說中一個肉欲戀者的名字,這其中就包括海明威的初戀情人和橡樹園中一位知名人士。
當他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怒氣衝衝地質問埃德夫婦,到底是什麼地方得罪了他們的寶貝兒子,要這樣中傷詆毀他們的名譽。
埃德夫婦對此無言以對,兒子的離經叛道已經達到了一種令人發指的程度,母親更是傷心欲絕,她始終不明白為什麼在橡樹園這樣良好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寫出這些“從陰溝裏撿來的髒字和齷齪思想。”
不僅僅是他的父母,海明威身邊的朋友對此也是憤憤不已,為之絕交者不在少數。
在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陽高高升起》中,所有的主角甚至於配角都能夠在海明威的生活中找到縮影,而其中最令人惡心的角色羅伯特·科恩,他的原形竟然就是海明威的一個老朋友哈羅德·洛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