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艱苦歲月(1)(2 / 2)

剛退伍回來,母親問海明威在前線做什麼。

“媽媽,你放心吧,我在醫院服務,那兒的工作既輕鬆又沒有危險。”

海明威又一次對母親說了謊,其實他是因為負傷而進了醫院,雖然他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醫院康複是一個不公的事實。

然而,善良的母親卻信以為真,隻是母親怎麼都弄不明白,既然兒子是在醫院做一份輕鬆的工作,又怎麼會徹夜失眠呢?

戰爭給了海明威太多的痛苦,除了讓他身體殘疾,行動不便,更強加給他另外一種心靈的折磨,那就是夢魔。

海明威經常失眠,他害怕黑暗,嚴重的失眠症令他痛苦不堪。

從前,海明威很喜歡做一些刺激的事情,仿佛在那種生與死的挑戰中才能迸發出最強烈的勇氣。

但是現在,海明威才真正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驚駭,沒有經曆過戰爭的人永遠都不會明白戰爭所帶來的殘酷折磨。

爆炸的炮彈迸射出白熾的火星,把他夢中的黑夜照耀得眼花繚亂。炮彈在空中的尖嘯和落地時的爆響以及傷員臨死前的哀號把他每個晚上都變成一種苦難。

每到這個時候,海明威隻能強迫自己睜開眼睛,守著燈火苦捱到天明。而這一切,母親卻永遠都不會知道。

海明威對於一戰的印象和折磨是如此的深刻,以至於他在1961年去世前不久還曾說過:“我現在還記得,我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感到十分可怕,嚇得我有十年寫不出它。戰爭在你內心造成的創傷,愈合起來是非常緩慢的。”

海明威雖然不到20歲,但離家以後的經曆,使他日趨成熟。他再也不想讓自命公正的父母以及家鄉清教徒的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了,但回家後仍得尊重並遷就這些。

回鄉最初的快樂興奮過去後,海明威開始沮喪,心情也越來越壞,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對大學,對女孩子,對工作,對寫作,甚至對將來怎麼辦都興味索然。

戰爭曾是他的大學,在那裏他學到許多。但戰爭卻沒有教會他一項謀生技能,反使他和中學時代的朋友們生疏了,他們都已進了大學。

海明威渴望成為一個作家,他也知道,他尚不能熟練地運用文字以發揮他的寫作才能。

在米蘭醫院時,他寫了幾篇小說,均被報刊雜誌退稿。回到橡樹園後,生活比較安適,卻又顯得沉悶呆滯。

海明威到酒吧喝了酒,又到狂飲酒會上去痛飲,然後又回到酒吧,周而複始,往返不已。在這段痛苦的時間內,海明威還學會了罵人,而且比芝加哥碼頭上的搬運工人還會罵。

海明威開始放縱自己,為了消除腦海中的惡魔,他縱酒,他每天都找各種理由和借口離開家,偷偷溜到芝加哥的貧民窟去,上那裏的煙霧騰騰外加黴味很重的非法酒店。

海明威喜歡那裏的嘈雜、喧鬧,愛看那些不顧傳統約束的姑娘們的短裝衣飾和獨步舞。在那裏,他親眼看見過開槍對打,看見過手指戴上銅套進行致命的拳擊,也看見過在黑胡同裏被機槍打死的人。

然而,在母親麵前,他又是一個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的人,每天都大量的編造著各種各樣的謊言和借口來欺瞞母親,而當謊言說出來之後,他又沉默不語了。

海明威最討厭和母親在一起用餐。因為這個時候母親頭腦靈活,心情愉快,精神飽滿,老愛指點他應該如何如何。

下午吃茶點或者吃晚飯時她通常總有幾個朋友在座,海明威就可以走了。但在吃早飯時,卻總是一連串的訓誡、規勸、質問,還有憋在肚裏的怨氣。是的,他知道他應該有所事事。

是的,他應該找個工作。

是的,他不應該這樣懶散下去。

是的,當作家是危險的職業。

是的,是的,是的。

然而,海明威偏偏無意當醫生。他並不尊重受尊重的行業。他要以自己的方式闖出自己的道路。他要寫出偉大的美國小說。也許就是一部戰爭小說。

海明威感到心亂如麻,他被逼的焦慮不安,他要離開,他要離開橡樹園,他要離開現在這個熟悉的環境,他要換一種新的環境生活。

於是,海明威離開了橡樹園,他回到了之前他們家在沃爾頓湖畔的夏季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