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艱苦歲月(1)(1 / 2)

第一節 一段痛苦的歲月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必須是這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後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

歲月匆匆,時間無情。昨日的英雄在今天就已經成了過時的人物,被人拋之腦後。

當戰火的硝煙散去,這些凱旋回來的軍人們不久就發現,當他們脫下軍裝,把勳章交給母親或情人後,他們也就被遺忘了,榮耀如昨日黃花,所有之前加在他們頭上的光環都消失了。

他們不得不重操舊業,他們依然是為衣食奔波的凡人,沒有政府頒發的職稱證書,也沒有退伍軍人的住房憑證,更沒有退役年金和津貼。

參戰以前國家宣傳的拯救世界和平,現在看來成了一句空話,他們隻是凡人,雖然經過新聞媒體的一番炒作,讓他們光榮了一陣,讓他們的虛榮心得到了小小的滿足。

但是當燈光遠去,光環不再,他們依舊跌落凡間,為了生活而勞碌奔波。

而且,更加讓他們壓抑的事情是,他們之間的某些戰友還在戰場上負了傷,成了殘疾。這些,讓他們回歸城市後,尋找工作變得更加的困難。

這些軍人中有大量的學生,這些學生想要補上在前線給耽誤的課程,但是令他們寒心的是,所有的大學皆不給予任何形式的經濟補助。

海明威也一樣,既沒有學校發放的貸款,也沒有學校的救助金,除了因為負傷而獲得一筆保險金,他一點積蓄都沒有剩下。

而且,更加讓海明威羞於啟齒,和一直設法回避的,是他成為殘疾以及如何成為殘疾這一個不公的事實。

海明威負傷的時候是一個非戰鬥人員,戰前的工作又在給士兵們分發巧克力糖,就此而言,這次負傷充其量不過是一次事故。

為了彌補自己從戰爭中不光彩地撤下來的一麵,戰後,海明威編造了一些謊言,吹噓他在戰場上作出的貢獻。

在一篇美國新聞采訪中,海明威聲稱他留在前線一直到停戰,並且同敵軍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戰傷就是在那個時候留下來的。

在一份美國軍團的登記表上,海明威又故意把自己的身分由榮譽少尉填成意大利54兵團的中尉,但是這種說法有時候又被改成在一個意大利誌願敢死隊中服務。

或許是因為這個本身就是一種誇張、舞弊的行為,所以海明威對此十分敏感。在他戰後的談話、演說、信件以及戰爭故事中,海明威反複提及這些,最後也就成為大家接受的事實。

本來海明威在戰爭中的表現是英勇的,無可挑剔,但他還是不滿足,在虛榮心的促使下,他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理想化、神化的英雄。

本來意大利政府表彰海明威的是他救護意大利士兵的行為,而不是他作戰如何英勇。但海明威卻把自己的業績誇張地同衝鋒陷陣的敢死隊相提並論。

對於身體本身的殘疾,海明威十分清楚,但他並不以為意,他覺得自己雙手健全,要做什麼事情不可以。

有一次,海明威坐車出去遊玩,車到站的時候他最後一個下車。這時,他聽到火車上的司閘員對司機說:“等一下,這裏還有一個瘸子,他的東西還沒有搬下來。”

這句話猶如利劍,切割著他的心。

海明威回憶道:

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瘸子,但現在親耳聽別人叫我瘸子,不再是一個正常的健康人。當時,我傷心透了,無論身心還是意識都受到很大的打擊。一路心情壞極了,沒想到自己竟變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心病似乎比肉體還要痛苦,海明威腿上的傷還未愈合,便又動了一次手術,加上退伍後的失意,海明威感到寂寞、壓抑,甚至窒息,似乎雖生猶死。

海明威和母親的關係越來越糟糕,他的痛苦是雙重的。首先是他覺得自己有罪,是個不肖子,他喚不起一般人認為應該有的母子之情。

母子之間沒有理由存在隔閡,因為母親是個做事周到和討人喜歡的婦女,望子成龍,對他關懷備至。

然而海明威知道母親全然不理解他。他知道她心裏痛苦,但伸手同她和解他又辦不到。

其次,除自覺有罪之外,他心裏完全明白,他不是在沿他母親為他指明的那條受人尊重的道路努力前進。

他選定的生活道路不符常規,然而是現實的和令人興奮的。中產階級那一套道德和禮儀的約束他概不買帳!

為了不讓母親過於傷心,海明威采用了拐彎抹角的方法。他開始對母親撒謊,用一些無傷大雅的善意謊言欺騙她,不讓她知道他實際上幹了什麼或正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