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簡直激動得發狂。”海明威說。
美國第一次派遣青年到國外參加這樣大規模的戰鬥。海明威深為這宏偉場麵所感動。
海明威18歲,是這個紅十字會救護隊裏年紀最小的一個。這些救護車司機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用《哈潑斯》月刊的說法,都是“美國生活中的精華”。
在紐約度過的最後一夜是海明威一生中最瘋狂、最歡樂、最喧鬧的一夜。他和布倫貝克通宵未睡。
兩個人從酒吧間到夜總會,從小酒店到咖啡館,從哈萊姆區到貝特麗公園,從包威裏街到中央公園。
他們要喝個痛快,樂個痛快,仿佛在這一夜間要把天底下的樂事享受個夠。待到天明他們趕到碼頭報到時,兩個人都眼睛紅腫,胡子拉碴,衣冠不整,步履蹣跚。
也許高興得過了頭,出發前夕,海明威給父母和許多朋友去信,宣布與著名的電影明星梅·馬什訂婚,梅·馬什就是海明威小時候他祖父常帶他去看,聲稱看過30次的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中的女主角。
這封信在橡樹園一石驚起千層浪,他的雙親震驚之後又傷心不已,他們根本沒想到兒子在婚姻上竟采取了個人獨立行動,而且感情衝動到想和電影界的妖女結婚。
同時也對兒子去城裏工作後與他們之間產生隔閡感到傷心。格雷絲十分擔心兒子的魯莽行動會毀壞他一生的幸福,她曾經為兒子和未來的兒媳設計的一個美滿小家庭也將隨之幻滅。
她給海明威寫信說:
看來,我作為一個母親是不合格的,因為兒子根本不信任我。我一直在問你交了什麼女朋友,你從不告訴我,現在卻一下子宣布訂婚。
你將來回家來也許會受傷或致殘,這個女人仍會愛你嗎?結婚應該是兩個相愛的靈魂有過一段堅貞的友誼交往後的事,結婚儀式之前也總得先築一個安樂窩。
海明威也感到後果的嚴重,趕忙往家打電話解釋說,他這次訂婚僅僅是一時的幻覺而已。對此,父親埃德雖然惱怒萬分,卻也總算鬆了一口氣,他給兒子的信中說:
你半小時前來電話解釋這隻是開了一場玩笑,我聽到後,得到了安慰。你這個小小“玩笑”,卻使你母親和我連續五夜失眠,我希望你趕快給你親愛的母親寫信,安慰她破碎的心。
1918年5月23日,“芝加哥號”啟航了,這是一艘與海明威的家鄉一樣名字的船艇。海明威終於徹底擺脫了家庭的羈絆,他為這次偉大的遠征興奮不已。
不知道海明威心中真正慶幸的是能夠擺脫家庭的羈絆還是能夠前往夢想已久的戰場,亦或是,兩者都有?
這次航行十分順利,既未遭遇敵國的艦隊炮轟,也未受到敵國潛艇的截擊。大家都為此暗暗慶幸。
可是海明威卻覺得受了騙,因為一路上沒有發生驚心動魄的事情,不夠刺激。
不過一路上他和人打撲克,擲骰子,到高級船員酒吧間買啤酒給大家喝,很快交上了許多朋友,倒也不感到寂寞。
海明威的新開始激情澎湃,看著越來越近的歐洲大陸,他仿佛已經聽到了轟隆的炮火聲,這個熱血的年輕人,已經做好了全部的準備,去接受戰火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