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度過最快樂的童年
海明威的童年時無憂無慮的,在沃倫湖畔的夏季別墅裏,他度過了童年時代最愉快的日子。
那是一處寧靜偏僻的荒野,未開墾的土地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海明威在水池中放養了許多小狗魚,每天觀察它們長大。
海明威對父親快速打飛鳥的本事讚佩不已。
又是新的一天,明晃晃的太陽灑進疏密有致的樹林裏,成了一個個小圓圈。微風吹過,小圓圈就閃動起來,跳躍起來。
四周一片靜謐。偶爾傳來一陣蟬鳴鳥叫,接著又是一片寂靜。
“砰,砰,”突然兩聲槍響。
“哈哈!爸爸,又打中了,中了。”
父親喜歡打獵,他出槍快,槍法準,一聲清脆的槍響,一定有草叢裏竄飛的野雞或蘆葦間出沒的野鴨應聲而墜。
為了打獵,埃德無視風雨,甚至法律,有很多無所顧忌的個人主義表現。
有一次,埃德的鄰居指責他濫殺,不該在禁獵季節違法捕殺禽獸,埃德不屑地反駁道:“您這位女士啊!根本別管什麼法,該打鳥時,還是要打。”
10歲時,海明威隨父親到伊利諾伊南部去打鶴鳥。他在草地上奔跑,向看見的鶴鴿開槍,但一隻也沒打下來,而鶴鳥卻紛紛哀叫著墜入草中。
海明威揀起一隻,把槍上好子彈,便去找父親。
埃德一見便問:“海明威,你打到沒有?”
海明威不說話,舉起手中的鳥兒。
“那是隻公的,”醫生說:“看它的白脖子,多美!”
海明威為自己撒謊感到難受,晚上偷偷地在被子裏哭過,如果父親從沉睡中醒來,他會向父親坦白自己的錯誤。
海明威非常非常愛他的爸爸,因為他爸爸也很愛他,無論外出打獵還是釣魚都把他帶上,除了訓練他的膽識和勇氣,還手把手教他垂釣和射擊。
小海明威喜歡媽媽嗎?應該說也是喜歡的,可是媽媽的清規戒律太多,對他要求太嚴,盡叫他做他不想做的事:
“海明威,把扣子扣好!你看你,像個什麼樣子?”
“海明威,該拉大提琴了。”
海明威,海明威,她就是不讓他有半點自由。
到了夏季別墅,一切就都不一樣了,海明威得到了解放,在這裏的是無拘無束的,沒有橡樹園的那種城市的約束。
在這裏,海明威可以光著腳跑路,向藍色的天空開槍打野鴨和大雁,偶爾捕殺一隻鹿,或者靜靜地坐著釣魚,等待那種巨大的凸眼狗魚上鉤。
他們在橡樹園的家裏總是穿得衣冠楚楚,行為彬彬有禮,常談一些守舊派成年人的事情。言談中賭咒是罪過,但在海明威看來,這倒似乎是一種有力而又有效的說話方式。
海明威在森林裏的日子富有天然樂趣和生活本色,平靜安逸,令人滿足,哪怕音樂課有所荒疏。
一句話,在這裏,海明威得到了解脫。盡管母親在他小小年紀時就教他大提琴,來夏季別墅度夏也沒忘了把琴帶來,可是琴擺在屋角,隻要母親不發話,他是碰也不會碰一下的。
至於書,他倒是無所不讀,讀書所用的時間和所讀書籍種類之多都與他小小的年紀不相稱。
有時侯父親也帶海明威到密執安州北部森林去參觀印第安人的營地,印第安人簡樸的生活給海明威以深刻的印象。
那裏的印第安人重視自己的身體,他們教男孩在森林裏獨自生存的本領,教會女孩尋找草藥和野菜以及做飯、織布和縫衣。這種生活似乎比橡樹園人的生活更樸實、單純。
小海明威突然感到一陣尿急,忙放下手中的鳥和鞋,解開褲子,對著一棵粗粗的樹幹就撒起尿來。
“海明威,海明威,你在哪裏?”
父親走了一陣,猛然感到兒子沒在身後。他叫了幾聲,卻沒有人回答。
原來海明威拎著褲子,正呆呆地看著不遠的地上。
恐懼和好奇緊緊攝住了海明威,使他忘記了一切。就在他前方不遠處,一條大蛇正和一隻大蜥蜴搏鬥呢。
一條比水管子稍細一點的長蛇伸長頭頸,捕捉一個比它粗一倍的蜥蜴。長蛇張開血盆大口,使足勁兒把慚錫往下吞。
出於求生的本能,蜥蜴盡管已進蛇嘴,還一個勁往外掙紮,勇敢,頑強,有幾分可笑。
每當那條蛇停下來歇口氣的時候,蜥蜴便能掙紮得從蛇嘴裏露出後腿來。但是,蛇又一吸氣,後腿又不見了。蜥蜴的粗大和力量全然無濟於事。
經過十五分鍾的戰鬥,那條蛇又把頭縮回到它所盤臥的地方,活生生的蝴蠍仍然在蛇肚裏亂踢亂跳。
海明威眼睜睜看著蜥蜴進了蛇腹,這畫麵一直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腦海中,使他第一次懂得,弱肉強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