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父母的雙重教育
對海明威影響最大的是他的祖父,但是對他直接進行教育的,則是他的父母親,而最讓我們津津樂道的,則是海明威父母的剛強性格以及對他進行的雙重教育。
海明威的父親埃德是一位婦產科專家,在當地很有名望,埃德公務繁忙,他不但是橡樹園醫院婦產科主任,還是三家保險公司和一家牛奶公司的醫務檢查員以及兩個組織機構的負責人。
埃德性格孤傲,為人嚴謹,他喜歡旅遊,1895年,他旅遊歐洲,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他的這一癖好。
同時,埃德也是一位業餘的小型動物和禽鳥標本製作者,喜歡把蛇儲藏在盛有密封的玻璃瓶中。除此之外,他最主要的愛好就是釣魚、打獵和烹飪。尤其是釣魚和打獵,他感到樂趣無窮。
埃德的烹飪廚藝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得到了充分表現。大學畢業的時候,埃德和他的大學同學一起去附近的山區遊覽,他巧妙地利用黑蘑菇做餡,加上一點野蜜蜂做成餅子。
餡皮用一個空啤酒瓶子在一段剝去皮的木頭上擀出來的,然後拿到正在燒烤鬆鼠肉的營火堆上烤。同伴們看到埃德的高超手藝,一個個都讚不絕口。
埃德是一位出色的婦科醫生,他發明了椎板切除術鉗子,一生中為3000個孩子接過生,其中包括他的六個子女,很受鎮上人們的景仰。
但是由於埃德經常不修邊幅,留著濃重的大胡子,且做事敏捷迅速,目光尖銳逼人,給人一種很凶悍的感覺。
海明威小時候有點怕父親,他的姐妹、朋友也對埃德望而生畏。海明威的小弟在回憶父親時也說他是一個凶狠的父親,每一件事總是忙碌、緊張,幹過以後又煩惱不已。
其實埃德醫生是一個十分善良的人,他不修邊幅和忙於繁瑣小事其實與海明威的母親格雷絲有關。
格雷絲比埃德小一歲,是位藍眼金發的美人,她性格開朗大方,是一個精力充沛、頗具勉力的女人。
格雷絲是小鎮上第一個騎高輪自行車的女孩子,從這裏可以看出她鮮明的個性。
格雷絲是天才的女低音歌手,她23歲時在紐約師從於一位著名聲樂家,學習了兩年,並和大都會歌劇院簽約,在麥迪遜公園廣場作首場演出。
埃德首次認識格雷絲是在他上初中的時候,兩人也可以說是青梅竹馬,但是他們卻並非一帆風順。
埃德最初向格雷絲求婚的時候,格雷絲心中並不願意。因為埃德的家族是移居到美洲的,而格雷絲一直以她英國祖先的榮華顯赫為榮。
再者,格雷絲教授50個聲樂學生,每月收入1000元,而埃德剛開始當實習醫生,一月僅掙50元。
最後一個理由與格雷絲的性格有關,她追求享樂,不願從事繁瑣的家務。埃德允諾,婚後的家務自己一肩擔,不要她操一點心。
格雷絲7歲的時候得過猩紅熱,一連好幾個月,眼睛都看不見一點東西,幾乎失明。
後來,病雖然好了,但是她對光一直很敏感,常在黑屋子裏呆一段時間,讓眼睛得以休息,而且還有了周期性頭痛的毛病。
格雷絲在麥迪遜公園作首次演出,但是由於場內的燈光太刺眼,會損害她的視力。而這個時候剛好埃德向她求婚,所以格雷絲放棄了頗有前程的舞台生涯。
1896年,埃德和格雷絲在公理會教堂結婚。婚後,埃德信守諾言,盡管醫務繁忙,仍然照管各項家務。
嚴格來說,格雷絲並非一個合格的妻子,她文雅而有教養,但也有些固執。她討厭洗尿布、做飯、洗碗碟、打掃房間,卻鍾情於音樂,彈得一手好鋼琴。
她的日常生活就是教音樂。組織音樂會,把全部精力都貫注在她的演出活動和藝術生涯,而把孩子交給傭人們管理。
總體說來,格雷絲與埃德的姻緣是美滿的,雖然兩人都性格剛強,易於衝動,在一起生活不易協調和諧,但他們很少吵架鬥嘴。
埃德倚重格雷絲非凡的活力,格雷絲則依賴埃德的穩重可靠,埃德欣賞格雷絲,樂意為她作出某種犧牲,而格雷斯則深深愛著埃德。
這兩位性格迥然而異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身上表現出了驚人的差異,他們都試圖把自己的興趣灌輸給子女。
埃德決心要把兒子培界成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所以,還在海明威3歲的時候,就被父奈帶到瓦倫湖的鄉間別墅去避暑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