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的聖誕節,祖父送給海明威的聖誕禮物是一本《葛底斯堡的號角》,葛底斯堡是林肯總統發表“民有·民治·民享”政治綱領的地方。
由此可以看出祖父在海明威身上寄予了不一般的思想教育,而這種思想教育深深地映入了海明威的心中。
對於海明威對戰爭的癡迷,母親曾經作過這樣的描述:
海明威5歲半就很懂事,不偷懶,衣服全由自己穿。他喜歡用積木疊成炮台和炮,收集日俄戰爭的連環漫畫。他還喜歡講述關於偉大的美國的曆史故事,能把美國曆史上的偉大人物的有關事還說出一個大概來。
正是因為祖父的影響,海明威從兒童時代就對戰爭特別關注,他多方搜集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幾場戰爭的資料和圖片,包括西班牙與美國之戰、非洲南部戰爭和日俄戰爭。
“在我的童年,每隔一個月,祖父就要帶我去看《一個國家的誕生》,他告訴我,看到這部影片,會讓他想起從前在戰場上的歲月,對此我一直十分向往。”
《一個國家的誕生》是1915年拍攝的一部有關南北戰爭的影片,海明威聲稱,在他的童年,祖父經常帶他去看這部影片,前後共達三十多次。
1918年,歐戰正打得熾熱,海明威決定赴歐參戰,在參戰以前,他向朋友和家人吹噓他與《一個國家的誕生》中女演員訂婚的事情,為此,他的家裏鬧翻了天。
同年夏天,當地報紙《橡樹葉》登載了海明威在意大利作戰中負傷受勳的事跡,同時還刊登了他祖父安森的戎裝照片。
祖父影響了海明威的一生,為了追尋祖父的足跡,海明威到過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法國和中國,在這些國家裏,他參加過五次戰爭。
海明威經常用崇敬的語氣和他的兒子們談及南北戰爭。他的長子邦比在第二次大戰後統領黑人憲兵連。
海明威對此十分高興,他說:“嗨!知道嗎,小夥子,你的祖父也曾經領導過一隻黑人部隊呢!”
祖父對南北戰爭的頌揚不但影響到了海明威的生活,讓他追尋祖父的足跡和給孩子們灌輸戰爭思想,更是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作品之中。
海明威的作品之中,直接以戰爭為題材的作品多達26部,其它著作也大都是以戰爭為背景,或者在敘事之中提及一些戰爭話題。
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喪鍾為誰而鳴》,書中主人公羅伯特·喬丹將祖父在南北戰爭中的冒險故事和自己在西班牙內戰中的經曆作了對比,這正是海明威著作和生涯的真實寫照,也是他一生追尋祖父風範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