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能引起人類皮膚和黏膜的多種良性乳頭狀瘤。其中,高危性HPV(16、18型等)與子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
(一) 生物學性狀HPV呈球形,衣殼呈二十麵體立體對稱,含72個殼微粒,無包膜。HPV基因組是一閉環雙股DNA。HPV具有宿主和組織特異性,隻能感染人的皮膚和黏膜。HPV感染後在細胞核內增殖,細胞核著色深,核周圍有一不著色的空暈,此種病變細胞稱為空泡細胞。
(二) 致病性與免疫性HPV主要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汙染物品或性傳播感染人類,生殖道感染的母親可通過產道感染新生兒。病毒侵入人體後,停留於感染部位的皮膚和黏膜中,不產生病毒血症。臨床常見的有:尋常疣可發生於任何部位,以手部最常見。蹠疣生長在胼胝下麵,行走易引起疼痛。扁平疣好發於麵部、手、臂、膝,為多發性。尖銳濕疣,好發於溫暖潮濕部位,以生殖器濕疣發病率最高,傳染性強,且有惡性變的報道。近年研究證明HPV與宮頸癌、喉癌、舌癌等發生有關。HPV自然感染後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無明顯保護作用。
(三) 微生物學檢查法HPV感染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特點。對不能確診的病例,可采用將疣狀物作組織切片或生殖道局部黏液塗片,用帕尼科拉染劑染色後,光鏡下觀察到特征性空泡細胞或角化不良細胞和角化過度細胞,可初步進行HPV診斷。也可以檢測HPV DNA。
(四) 防治原則切斷傳播途徑,是有效的預防措施。預防子宮頸癌的高效HPV疫苗正在研製中。尖銳濕疣病損範圍大時可施行手術,但常規外科切除有較高複發率。一些物理療法如電烙術、激光治療、液氮冷凍療法等對尋常疣和尖銳濕疣,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