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砥礪自強是擺脫困境的不二法門(3)(1 / 3)

曾國藩不論是學問、道德、文章、為人、處世、做官,都趨於化境,還說自己“自以秉質愚柔,舍困勉二字,別無他長處”。又說:“吾平生短於才,愛者或謬以德器相許,實則雖曾任艱巨,自問僅一愚人,幸不以私智詭譎鑿其愚,尚可告後昆耳。”坦承自己天賦不高,並不聰明,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藏鋒蓄誌的表現,一種裝糊塗的方法。

道光年間,與曾國藩十分要好的陳源袞,性情和曾國藩差不多,對於很多看不順眼的事情,都想給予糾正,為此得罪了很多人。曾國藩曾寫信告訴他,看事情太明白,太苛刻,不是一件好事。要學會裝糊塗,才能保全自身。他很欣賞李續宜的深藏不露,教育弟弟也要學會:“迪安妙在全不識世態,一味渾含,永不發露。我兄弟則時時發露,終非載福之道。弟當以我為戒,一味渾厚,絕不發露。”在給弟弟的信中,他強調說:“大抵世之亂也,必先由於是非不明、黑白不分。願諸弟學為和平,學為糊塗。”

其實,曾國藩的這一番話,是從自身的經曆領悟得來的。當時,曾國藩飽受皇上的猜忌,因為他每每做事,都喜歡較真,看到不順眼的事情,就上奏皇上,希望皇上能夠糾正。

可是問題沒能解決,反而得罪了很多人。甚至辦團練以後,剛直脾氣不改,照樣直來直去,不繞彎子,不給麵子,讓他周圍的人都生氣不已,以至於小鞋不斷,絆子重重,讓他事事不順,舉步維艱,在江西時更是困厄重重,幾乎不振。後來曾國藩深刻地反省了自己,覺得是自己太過認真,導致遭到官員們的排擠。所以在以後做事時,他學會了裝糊塗,對很多事情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鹹豐五年,胡林翼在帳內宴請剛從江西來湖北的湘軍將領羅澤南、劉蓉。落座之後,胡林翼舉杯敬酒,說道:“羅山(羅澤南)先生、劉蓉先生都是林翼的師長,弟子在這裏執酒奉師,今後還望夫子多多教誨林翼。”說完,一飲而盡。

論年齡、官職、學問及地位,胡林翼都明顯高於這二人,他這樣自降身價,隻是為了籠絡羅澤南和劉蓉,因為羅澤南手中有兵勇。不僅如此,對羅澤南的得意弟子李續賓、李繼宜兄弟倆,胡林翼也是千方百計籠絡,甚至可以說是用盡心機、處心積慮:胡林翼知道李氏兄弟家境並不富裕,但都很孝順,於是將兩人在家無人照顧的老母接到自己署中,奉養在側,禮敬有加。

這種不太合情理的禮遇,讓李氏兄弟非常懷疑胡林翼是為了某種目的而故意討好他們的。但曾國藩肯定地回答他們說:“胡林翼對別人或許是權術,對你們兄弟倆,那絕對是真心真意,真情相對。”其實對胡林翼此舉的目的,曾國藩洞若觀火,但他看破了卻不會點破,而是裝糊塗,極力為胡林翼掩飾。這對於一貫奉行“拙誠”的曾國藩而言,是很不容易的。隻是因為他知道,這個時候,裝裝糊塗是相當重要的。不然,胡林翼此舉隻會惹得李家兄弟的反感,隻會影響胡林翼和湘軍的將領的關係。

結果,曾國藩的“裝糊塗”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胡林翼得到了羅澤南、劉蓉和李續賓兄弟的認同,與湘軍幾位大將融為一體,為日後湘軍的發展打下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其實曾國藩是很善於藏的。很多時候都會隱藏自己的內心,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曾國藩城府深,高深莫測。實際上這與他的謹慎小心和善於隱藏密不可分。特別是在困境中,曾國藩更善於藏,善於隱,善於裝糊塗,從而讓自己避開危險,擺脫困境。

湘軍進了天京城後,大肆洗劫城內金銀財寶,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和他的吉字營搶得最多,但為了安撫這些出生入死幾十年的湘軍兄弟,曾國藩也裝了一次糊塗。因為他知道,這些湘軍士兵,提著腦袋與太平軍死戰十幾年,就是為了打勝後升官發財,光宗耀祖,但勝利之後朝廷能給多少賞賜?特別是對於那些前線的小兵小卒,流血拚命是他們的事,而論功行賞卻很少有他們的份兒。這時候他們搶點就搶點吧,也算是對他們十幾年出生入死的補償。要是真的什麼都得不到,說不定又會來一次“嘩變”,又一次危機。還不如裝裝糊塗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