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曾國藩和左宗棠半生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其實不過是一對惺惺相惜的對手展開的一次又一次的競爭和合作。
正是在競爭和合作之中,他們不斷地讓自己進步、強大、完善,各自施展平生最大的本事,舞出了最好的自己,也舞出了一段非凡的曆史,成就了兩個人的輝煌人生,果真做到了“相期不負平生”。
我們常常說,成功需要對手,越是偉大的成功越需要偉大的對手。有對手才有方向,有對手才有動力,有對手才有差距,有對手才有堅持,有對手才有輝煌的成功。因為對手使我們更加謹慎,對手使我們不敢懈怠,對手使我們持續完善自己,對手讓我們時時惕勵,從不放鬆。
特別是像左宗棠這樣既是諍友又是對手的人,不僅是競爭的勁敵,更是合作的佳選,既能痛責我之過,亦能救援我之困,是一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這樣的人,正是成大事最重要的助力。
5.有幸遇到知己,人生如虎添翼
曾國藩的強大團隊羽翼中,胡林翼無疑是一個非常關鍵、特別重要的人物。
胡林翼不僅在湘軍草創初期就與曾國藩攜手合作,成為湘軍的主帥之一,而且更是湘軍壯大路上最得力的推手。在他的帶領下,湘軍從一萬七千人迅速發展到七萬多人,而且屢立戰功。他親帶湘軍攻九江、破武昌、援江西、圖江南,會同曾國荃攻安慶,為湘軍剿滅太平軍獲取不世奇功,立下了巨大功勞。
他不僅是曾國藩的知心摯友,更是曾國藩一生的福星,時時處處,都在維護、幫助和支持曾國藩,不僅保證了曾國藩大軍的糧餉和後勤,為湘軍出謀劃策,多方計謀,更是在曾國藩最困窘最落魄的時候,處處施以援手,幫助曾國藩脫困。可以說,曾國藩和湘軍的壯大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了胡林翼的支持和幫助。
胡林翼(1812-1861),字貺生,號潤之,湖南益陽人。官至湖北巡撫。其人聰明異常,能文能武,懂經濟,善理財,會管理,其心胸更是開闊雄偉,其憂國憂民之心,更是無人能及。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等人均為“同治中興”三大名臣。要不是英年早逝,其成就必在曾、左之上。其時人及後人的評價都甚高。
在晚清,時人都認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國藩、左宗棠之上。曾國藩在奏議中稱讚“潤之(胡林翼)才力過國藩十倍”,認為胡林翼之功在於“變風氣為第一,而蕩平疆土二千裏次之”。曾國藩還讚胡林翼“憂國之誠,進德之猛,好賢之篤,馭將之厚,吏治之精,無善不備,無日不新,同時輩流,固無其匹,即求之古人中,亦不可多得”,其評價之高,在曾國藩論人之語中,是絕無僅有的。
胡林翼和曾國藩的交往,最初是在京城。胡林翼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父胡達源曾是探花郎,一直在京做官,因而胡林翼年輕時頗有公子習氣,放蕩不羈,尋花問柳,目空一切。但他聰明異常,二十五歲即中翰林。曾國藩庶吉士散館時,胡林翼是翰林院編修,但他因為在江南鄉試時受作弊事件牽連而被降級調用。二人並無多少交集。第二年,胡林翼的父親胡達源病逝,當時曾國藩管理長沙舍館事,作誄詞相悼。靈柩返鄉時,曾國藩又親往送行。多年後,曾國藩母親病逝,胡林翼也贈以厚賻。
二人更為深入的交往並成為知己,是因為剿滅太平軍。胡林翼因家變回鄉後一改往日作風,開始走上正途,於是捐了個官職,被派到貴州安順縣當了個小小的知府。但安順這個小地方當時卻是個匪患嚴重的地方。
胡林翼年輕時究心兵略,對軍事素有研究,此時剛好派上用場。他一到安順,就以肅匪為任,並不辭辛苦,深入民間,查訪民間疾苦;不顧危險,探訪匪穴,查清匪患真相;並大力訓練民兵,剿匪滅匪,卓有成就,因而官聲極佳,還以知兵名天下。胡林翼在貴州任知府的前三年內,因為剿匪安民有功連升三級,官至貴東道員。
曾國藩奉旨辦團練後急需各方人才,非常想胡林翼來協助自己,寫信對胡林翼表達自己的求才心情。當時,湖北受太平軍攻擊,曾國藩的老師吳文鎔調曾國藩不成,奏調胡林翼,胡林翼帶黔勇急馳湖北援救吳文鎔,但到達湖北通城時,吳文鎔已戰死,胡林翼隻好停在當地,處於進退失據之境。
鹹豐四年二月,曾國藩奏請清廷,留胡林翼在嶽州附近會攻太平軍水師。於是胡林翼正式並師於湘軍,隸屬於曾國藩部下。這樣一個人物的到來,曾國藩自然感到喜出望外,對他十分倚重,先後攜戰湖北、江西,並屢屢向清廷力薦。
1854年4月,清王朝就把胡林翼調至湖北任巡撫,他帶領湘軍連續作戰,連連獲勝,扭轉了當時的被動局麵,他的名聲,在江南大震。湘軍在胡林翼的手上發展迅猛。在他擔任湖北巡撫以前,湘軍隻有不到兩萬人。而自從他在湖北開始編練部隊以後,四年時間裏,湘軍部隊的總數增加到了七萬多人,遠遠超過了過去曾國藩所統率的部隊規模。並多次運用“圍城打援”的戰術,打敗石達開和陳玉成,最大的勝利是收複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