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聶榮臻說:“你是大有作為的”(2)(1 / 3)

共產黨的接管人員

(1949—1951)

在石家莊呆了一個月,1948年12月,已經準備和平解放北京了。我隨解放北京的隊伍,參加了入城接管礦冶研究所的工作。

我所在的單位是華北人民政府企業部,我和孟少農一起,隨企業部去北京做接管工作。開始住在石景山,那裏有鋼鐵廠、發電廠還有煤礦。到那些地方學習其他同誌如何做接管工作,聽老幹部做一些宣傳工作,受一些教育。

住到1949年3月,我們進了北京。我接管的是國民黨的礦冶研究所,研究所裏全是知識分子,裏麵還有一位在美國一起接受培訓的同事。看到我,很高興,哎,老熟人!但不一樣了,我是軍管會的“土八路”,穿一身棉軍裝。

在那裏幹了大半年,1949年3月去的,10月就離開了。另外派人接替了我的工作,調我去了中央重工業部,何長工當部長。我在計劃司,司長是徐馳,也是從石家莊過來的,我就在他那裏,在技術科。

沒過兩個月,1949年11月,重工業部成立航空工業局籌備組,我擔任籌備組的組長,當時孟少農是汽車組的組長。我帶了幾個人,去南京搞接收航空技術人員的工作,接管國民黨很多搞航空的人員,那些人我也不認識,包括國民黨航空局的副局長等。我們接管的人當中有一位是後來到南航的張阿舟,他是我們航空係統的五個暫不離退休人員(注2)中的一個。這五個人是西工大的季文美(注3),航空部係統的我,北航的沈元、寧榥,再就是南航的張阿舟(注4)。

我帶人去了南京,讓那些人填表,把他們安頓好。他們中間有的要到北京來工作,都需要安排好。還有一些人是到北京來報到的,包括我在大定時期的廠長王士倬。

王士倬是清華大學的名教授,錢學森在清華讀書的時候,王士倬是他的老師。早在1934年,清華大學即在工學院機械工程係設立了三個組:原動力工程組、機械製造工程組和航空工程組。航空工程組是我國最早創辦的航空工程專業,1934—1935年,王士倬教授主持設計、建成了我國第一座航空風洞。

我曾經向當時重工業部的領導建議與王士倬談一次話。部領導接受了這個建議,談了一次,但談得很不愉快,可以說是不歡而散。

1951年初,籌備組工作結束,航空工業局(那時叫四局)正式開始工作。當時在北京沒有地方,就到了沈陽。所以說,新中國航空工業開始的時候,領導機關是在沈陽。1951年3月,航空工業局成立,我們幾個人,有段子俊(注5)、徐昌裕(注6),還有兩位,一個叫陳平、一個叫陳一民,後來就離開了,都是老幹部,我與他們都不熟悉。我是最年輕的,也是最不懂事的一個。

對於徐昌裕副局長,我很敬佩。他是從延安過來的老幹部,政治上是很強的。我清楚地記得,我和幾位新參加革命的同誌,開始時對組織程序等都不太了解,不懂得應該怎樣工作。他很耐心地教育我們,“我們每天到班上,坐在辦公桌旁,首先應該想到的是,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為國家工作的,責任重大。”這些話我也是記了一生,受益匪淺。他還告訴我們,應該注意學習黨的報紙。他說:“《人民日報》是黨中央的機關報,應該認真學習,了解社會動態和中央的政策精神。”他還教我們怎樣讀《人民日報》,第一版是國內新聞,第二版是國際新聞……應該怎樣去找自己需要的消息等。他教給我的這些,讓我形成了習慣,並且一直保持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