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無論對鬆下幸之助,還是鬆下電器事業,都是成功的一年。設置了貿易部,活躍了海外的立足點;相繼在各地擴充組織設施。這一年的11月,天皇到大阪時,仰仗天皇的來臨,政府大量收購收音機。時值創業十四年,鬆下電器的陣容,合起來已有一二百人。作為產業界的一顆流星,鬆下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令世人所矚目。
但從1937年開始,有十年以上的時間,鬆下幸之助的事業呈現空白。戰爭中,他被迫接受了木船和木製飛機的生產任務,這兩個工程所耗去的資金,因為日本戰敗而成為無處索回的債務,鬆下幸之助一下子背上了“借錢大王”的稱號。
此時他已經年過半百,麵臨戰後惡性的通貨膨脹,劣質材料堆積如山,鬆下公司又被指定為財閥,受到占領政策的強烈約束,全部資產均被凍結,他的事業瀕臨結束的危機。然而,鬆下幸之助以超人的體力和精力,以反省和謙虛之心竭盡產業者的使命,帶動整個企業高效率地運行。作為指揮者,鬆下幸之助不僅對工廠每項工作了如指掌,力求有效靈活地發揮每一種材料、每一顆釘子的作用。
在這之後,鬆下公司開始了向電視時代進軍的步伐。
1973年7月19日,鬆下電器創業五十五周年。麵對日益龐大和穩健發展的鬆下電器,年逾花甲的鬆下幸之助離開了自己的舞台,放心地退到幕後。
回顧過去,他說:“我自己認真想了想,這55年,幹得還不錯。今後,我想到旁邊去慢慢欣賞自己創造的這個作品。”
1975年,81歲的幸之助投身於著書立說的工作。他的經營心得,比如,《鬆下幸之助經營管理全集》、《談經營秘訣》、《談企管須知》、《談商場心得》、《路是無限的寬廣》、《知人用人之成功法則》、《鬆下電器的經營教育》等成為企業家的至寶,在世界經濟大舞台上大放異彩。
1998年,鬆下幸之助去世,享年104歲。
應聘故事
出身貧寒的鬆下,年輕時到一家電器工廠去謀職,這家工廠人事主管看著麵前的小夥子衣著肮髒,身體又瘦又小,覺得不理想,信口說:“我們現在暫時不缺人,你一個月以後再來看看吧。”這本來是個推辭,沒想到一個月後鬆下真的來了,那位負責人又推托說:“有事,過幾天再說吧。”隔了幾天鬆下又來了,如此反複了多次,主管隻好直接說出自己的態度:“你這樣髒兮兮的是進不了我們工廠的。”於是鬆下立即回去借錢買了一身整齊的衣服穿上再來麵試。負責人看他如此實在,隻好說:“關於電器方麵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不能要你。”不料兩個月後,鬆下再次出現在人事主管麵前:“我已經學會了不少有關電器方麵的知識,您看我哪方麵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這位人事主管緊盯著態度誠懇的鬆下看了半天才說:“我幹這一行幾十年了,還是第一次遇到像你這樣來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韌性。”於是鬆下幸之助這種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打動了主管,他得到了這份工作。並通過不斷努力逐漸成為電器行業非凡的人物。
招聘故事
有一次,鬆下公司招聘一批推銷人員,考試是筆試和麵試相結合。這次招聘的人總共就有十名,可是報考的達到幾百人,競爭非常激烈。經過一個星期的篩選工作,鬆下公司從這幾百人中選擇了十名優勝者。
親自過目了一下這些入選者的名字,令鬆下幸之助感到意外的是,麵試時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神田三郎並不在其中。於是,他馬上吩咐下屬去複查考試分數的統計情況。
經過複查,下屬發現神田三郎的綜合成績相當不錯,在幾百人中名列第二。由於計算機出了毛病,把分數和名稱排錯了,才使神田三郎的成績沒有進入前十名。得知消息後,鬆下幸之助立即讓下屬改正錯誤,盡快給神田三郎發錄取通知書。
第二天,負責這件事情的下屬報告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由於沒有接到鬆下公司的錄取通知書,神田三郎竟然跳樓自殺了,當錄取通知書送到時,他已經死了。這位下屬還自言自語地說:“太可惜了,這位有才華的年輕人,我們沒有錄取他。”
鬆下幸之助聽了,搖搖頭說:“不!幸虧我們公司沒有錄取他,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一個沒有勇氣麵對失敗的人又如何去做銷售!”
○不管別人的嘲弄,隻要默默地堅持到底,換來的就是別人的羨慕。
○不論是多麼賢明的人,畢竟隻是一個人的智慧;不論是多麼熱心的人,也僅能奉獻一個人的力量。
○唯有懂得欣賞別人長處,才能領導更多的人。
○不論處在任何狀況,都要有發現光明之路的能力,有視禍為福的堅毅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