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藝界風流——追求完美,他們是最執著的一群人(5)(2 / 2)

1954年5月,在柏林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宣布,鑒於卓別林“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和平事業及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的特殊貢獻”,決定頒發給他國際和平獎金。

1977年12月25日,這位世界上傑出的88歲高齡的喜劇大師與世長辭了。

比卓別林還卓別林

《債券》劇照卓別林以他的諷刺喜劇藝術,名震影壇。模仿他的人也多起來了。某公司特別舉辦了一次比賽會,看看誰最像卓別林,並請了一些研究卓別林的專家擔任裁判。

卓別林聽到這個消息,也趕來參加比賽。但是評判結果,他卻屈居第二。

發獎的那一天,公司邀請真卓別林前來講話。卓別林回信說:“世界上隻有一個卓別林,那就是我。為難的是,應該尊重評論家的意見,我既被評為第二名,還是請第一名講話吧。”

“比我演的電影還要滑稽!”

有一次,卓別林來到倫敦,不到三天就接到73 000多封信。他請來的六個打字員,經過幾天的忙碌,終於將這些信件作了分類:

28 000封來信向卓別林請求借款和援助,款項從二十先令到一萬英鎊。

671人想跟卓別林攀親戚。其中9個女人宣稱是他的母親,她們有根有據地敘述了卓別林小時候被人拐騙的經過;將近700人說是他的伯叔、姑嬸和堂兄弟。寫信者都請求喜劇大師慷慨解囊。

幾千個女子傾訴她們的愛慕之情,有的約他相會,並且還附上了自己的相片。

發明家們、商人們、瀕臨破產的工業家們都要求他入股;學校請他做董事長。有人要把自己的孿生小孩送給他,說這將是卓別林事業的繼承人。還有一個人寄來一張當票,要求卓別林把他祖母的假牙從當鋪裏贖出來。

“這真是出喜劇!比我演的電影還要滑稽!”喜劇大師卓別林麵對著73萬封信件,感歎地說。

○貧窮決不是有魅力或可汲取教訓的事。對我來說,貧窮隻教會我過高地評價有錢人或上流社會的優雅。

○人必須相信自己,這是成功的秘訣。

○總是力圖以新的方法來創造意想不到的東西。假如我相信觀眾預料我會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輛馬車去。

海倫·凱勒——生命奇跡的創造者

國籍:美國

出生地:亞拉巴馬州

生卒年:1880—1968

身份:作家

代表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19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馬克·吐溫

海倫·凱勒被評為20世紀美國的十大偶像之一是當之無愧的,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偉大的經曆和平凡的故事完美結合。海倫·凱勒堪稱人類意誌力的偉大偶像。

——美國《時代周刊》

1海倫·凱勒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建立慈善機構,她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希望,她堅強的意誌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

2海倫·凱勒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

1880年6月27日,海倫·凱勒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塔斯喀姆比亞。她的父親凱特·凱勒出身於名門望族,是當地的知名人士,她的母親也來自一個顯赫的家庭,是當地有名的美人,是凱特·凱勒的第二個妻子。

小海倫·凱勒特別聰明可愛。在她還不會走路的時候,隻要看到別人做什麼,她就能模仿著做什麼。剛滿半歲,她就能尖著嗓子說:“你……好……”特別惹人喜愛,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小海倫的生活充滿了明媚的陽光。

可是,當海倫一歲半的時候,突降的一場大病毀壞了一切,多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當她終於蘇醒過來的時候,卻變得又聾又啞又瞎。從此,她陷入了一個黑暗又沉寂的可怕世界,當然,幼小的海倫還沒有如此深刻的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慢慢感覺到,母親及小夥伴們在表示什麼事時,並不是做手勢,而是用嘴說話。她用手摸他們的嘴唇,卻弄不明白他們說什麼,心裏十分著急。於是,她也活動自己的嘴唇,並用力打手勢,但別人並不理解她的意思。這使她的脾氣變得特別暴躁,常常不能控製自己,就像深山野林中的野獸一樣。她隨意打碎和毀壞一切她不喜歡的東西,每逢有人想糾正她的行為,她便生氣地撒潑,大哭大鬧。海倫的父母對此感到非常痛苦和絕望,可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