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卓別林是電影史上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2作為一個從無聲片時代成功過渡到有聲片時代的喜劇大師,卓別林留給後世的精神財富難以估量。他本人已成為了一個文化偶像。
1889年4月16日,查爾斯·斯賓塞·卓別林誕生於英國倫敦的一個貧民區。卓別林的父母都是雜劇場的喜劇演員。卓別林出生一年後,他的父母便離了婚。此後,他和他的同母異父的哥哥雪尼·卓別林同母親生活在一起。
小時候的卓別林長得聰明伶俐,非常喜歡唱歌跳舞。母親每次演出都要把他帶到劇院,讓他站在舞台幕後觀看演出。卓別林三歲那年的一天,母親《三重麻煩》劇照正在台上演唱時,嗓子忽然啞了,唱不出聲來。不幸的是,她再也沒能恢複,不久,她便失業了。
自從母親失業後,家境越來越貧困,他們一再搬遷,最後,他們不得不住進了貧民收容所。三周後,兄弟倆又被送入漢威爾貧民孤兒院,此後,母子三人更是難得一聚。
一年後,他們的母親終於再次被厄運擊倒,她患上了精神病,被送進瘋人院。後來,母親病愈後,她靠給人做針線活賺些錢,把卓別林送進了學校。卓別林非常珍惜學習的機會,他總是有一種衝動,他要把自己的才能向同學們展示出來,他很喜歡詩歌和音樂。可是好景不長,迫於生計,卓別林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他喜愛的學校。經過父親推薦,不滿10歲的卓別林參加了蘭開夏童伶舞蹈班。在這裏,卓別林不僅學習了舞蹈,還想方設法學了一些其他的技藝。後來,母親不忍心看著卓別林日益蒼白、消瘦下去,就讓他離開了那裏。
為了掙錢養家糊口,卓別林做過報童、傭人,幹過吹玻璃工、印刷工,他甚至跟人學會了製作玩具船,並沿街叫賣。
不久,他母親因舊病複發被再次送入瘋人院,而那時,當水手的哥哥隨船去了非洲。11歲的卓別林不得不一個人孤苦無依地流落街頭。
卓別林一心向往當一名演員,並積極為此尋找機會。終於,他在一個巡回劇團找到了工作,這是他人生旅途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正式成了一名演員。長久以來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從此,他跟隨戲班,過著漂泊無定、闖蕩江湖的生活。
1907年,卓別林被卡爾諾劇團錄用,並從此聲名大振。卓別林經常隨團到各地演出,也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
1913年,卓別林隨卡爾諾啞劇團去美國巡回演出,被一位電影公司的製片人兼導演看中,簽訂了為期1年、周薪150美元的合同,從此,卓別林開始了他漫長的電影生涯。
卓別林在1914年一年內主演了35部短片;其中21部是他自編、自導的。他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贏得了觀眾的廣泛認同。
很快,卓別林轟動全球,他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夏爾洛也隨之從一個小醜升華為一個有人格、有靈魂的銀幕形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卓別林決心揭露、抨擊殘害人民的各種邪惡勢力。他先後完成了社會諷刺片《安樂街》、《移民》、《狗的生涯》和《夏爾洛從軍記》等影片。這些影片從不同角度揭露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他的影片以短小精悍、情趣叢生見長。
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磯開了自己的公司。並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別林才為這個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的女人》。之後1925年的《淘金者》和1927年的《大馬戲團》為卓別林贏得了學院獎。
1931年因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別林來到倫敦,轉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時代》,這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前的1938年,卓別林開始籌劃代名“七號”的工程,即後來拍攝完成的諷刺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的電影《大獨裁者》。當時,英、美當局都害怕這部影片會引起麻煩,從而對卓別林施加了種種壓力,各地的納粹組織也威脅卓別林。但卓別林無所畏懼,仍然堅持拍攝。二戰全麵爆發後,這部影片在世界引起了轟動。
《大獨裁者》劇照1942年卓別林和共同生活了10年的妻子寶蓮離婚,並於兩年後和18歲的烏娜·奧尼爾結婚,這樁年齡差距36歲的婚姻當時曾飽受爭議。
上世紀50年代初期,卓別林受到美國麥卡錫主義者的迫害。盡管他在美國居住了42年,可有關當局卻借口其影片《摩登時代》和《凡爾杜先生》的主題諷刺了美國社會,拒絕他加入美國國籍。此外,卓別林還因謠傳他係共產黨人而受到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追逐調查。在給國會的證詞中,卓別林的一段話代表了他的政治觀點:“我不是共產黨人;我一生中從未參加過任何政黨和政治組織。但我卻是你們所謂的‘和平販子’。”1952年,就在他同烏娜從大西洋返回倫敦的途中時,美國當局還向移民局下令,除非卓別林接受調查質詢,否則拒絕發給他再次入境的簽證。於是卓別林發誓,再也不回到這個給他帶來財富、名聲和不幸的國家。此後,他同烏娜及8個孩子一直定居瑞士的沃韋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