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裏,羅丹掌握了基本的繪畫技巧,但更著迷的是雕塑。羅丹24歲時進入雕塑家巴裏的工作室。巴裏是位出色的動物雕塑家,以浪漫主義的藝術方法對抗學院派冷酷無情的教條,羅丹也繼承了這些藝術品格。就在這一年,他和一個叫羅澤貝勒的年輕漂亮的女工相愛並結婚了,兩人勉強地過著窘迫的日子。
艱難的生活處境使羅丹做了雕刻家卡勒·貝勒茲的助手。後來羅丹還隨卡勒赴比利時布魯塞爾從事建築裝飾工程雕塑。在那裏羅丹又做了當地雕塑家範·拉茲布格的助手,攢了一筆錢。他在35歲時赴意大利進行藝術考察,米開朗基羅、多那泰羅和吉貝爾蒂的藝術給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從此他專注於雕刻藝術創作。
他的《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加萊義民》和《巴爾紮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創造,曾受到法國學院派的抨擊。包含著186件雕塑的《地獄之門》的設計,即因當時官方阻撓而未能按計劃實現,隻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生平作了許多速寫,別具風格,並有《藝術論》傳世。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上的地位。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
對於現代人來說,羅丹是舊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時期《青銅時代》(現代主義時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隻腳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內,另一隻腳卻已邁過現代派的門坎兒。可以說,羅丹用他在古典主義時期鍛煉得成熟而有力的大手,用他不為傳統束縛的創造精神,為新時代打開了現代雕塑的大門;當年輕的藝術家們蜂擁而入向前跑去時,他卻已入衰邁之年,他走不動了。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羅丹的一生是被人攻擊和嘲諷、同時亦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終以一種偉大的人格正確地麵對這一切。羅丹一生攀登,並終於登上米開朗基羅之後的又一高峰。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了這一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羅丹偏愛悲壯的主題,善於從殘破中發掘出力與美,這使他的藝術具備博大精深的品格。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創作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手法。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遠帶給人以深沉的美,啟迪著人們不停地思考。
羅丹一生忙於雕塑,無暇顧及父母,是羅澤貝勒像女兒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羅丹的父母。盡管羅丹在雕塑《地獄之門》時愛上了自己的秘書兼學生的美麗的卡密爾,倆人曾一起墜入熱戀,羅丹曾以卡密爾為模特雕塑了《清晨》、《思》、《吻》、《虹之女神》,都聞名於世。但卡密爾最終明白,羅丹不可能離開共患難的羅澤貝勒,隻好一個人絕望地偷偷走開了,並拒絕接受羅丹提供的任何幫助,最後,卡密爾因傷心失望及精神不好而變瘋了,再沒有清醒過來。羅丹知道後百感交集,卻無以表達,隻說了一句:“法國已經失去了一個優秀的藝術家。”
1917年2月,羅丹的妻子羅澤貝勒因病去世。而早已重病在身的羅丹受不住這一沉重打擊,也在不久與世長辭。
砍掉巴爾紮克的雙手
工作中的羅丹在一個深夜裏,羅丹完成了巴爾紮克的雕像,他感到非常的滿意,竟連夜叫醒了他的一位學生,來欣賞他的作品。這位學生看了《巴爾紮克》驚喜地叫了起來:“多美的雕像啊!”羅丹暗暗為自己的成功而高興。學生把雕像反複地看了個夠,目光漸漸集中在《巴爾紮克》的手上,隻見那雙手疊合起來,放在胸前,十分的逼真,他不禁連聲地說:“好極了,老師,我可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雙奇妙的手啊!”
羅丹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抿著嘴唇,在屋裏踱來踱去。一會兒,他急匆匆地又去找來兩個學生,說:“你們好好地看看雕像吧。”學生看後,又一致稱讚雕像的雙手。
“手,手,手……”羅丹叫人不可理解地吼叫了起來。突然,他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劈裏啪啦,砍掉了那雙“完美的手”。幾個學生莫名其妙,一個個早嚇昏了。羅丹回轉身,眼裏冒著火,衝著三個學生說:“這雙手太突出了!它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生命,已不屬於這個雕像的整體了。你們記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藝術品,任何一個部分,都不應該比整體更重要、更突出……”
羅丹的學生豁然大悟。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如果工作對於人類不是人生強索的代價,而是目的,人類將是多麼幸福。
○為了生活中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熱愛人生吧。
○任何倏忽的靈感事實上不能代替長期的功夫。
卓別林——最偉大的喜劇表演家
國籍:英國
出生地:倫敦
生卒年:1889—1977
身份:演員、導演、製片人
代表作品:《摩登時代》、《大獨裁者》
電影藝術中絕無僅有的天才。
——蕭伯納
卓別林的電影就是我們的快樂!
——《時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