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年,米開朗基羅回到佛羅倫薩。為了能鮮明地表現藝術家對祖國命運的關注和對共和政治的希望,他決定要塑一尊《聖經》中那個智勇雙全、屢建奇功的大衛形象。於是,在以後的兩年半的時間裏,他連吃飯、換衣服都舍不得停下,幾乎每天要幹20個小時。灰粉塞滿了他的鼻孔,落滿了他的頭發,令他看上去白發蒼蒼。這是他的大理石雕刻生涯中最為輝煌的一段經曆,但一切都是自願和快樂的,他的思想、才能在此得到了最為充分的發揮,最後終於在1504年完成了他的傑作《大衛》。《大衛》大膽顯示了人體的完美,不僅是米開朗基羅創作中的精華,也是複興古典藝術思想的典型代表,即使在今天,它也是藝術家們學習雕刻的楷模。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圓頂米開朗基羅毫不客氣地選擇佛羅倫薩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安放《大衛》,希望它作為佛羅倫薩市民政治理想的象征。意大利人把這紀念碑式的傑作看做劃時代的事件,用它來計算時間:“巨人塑成的那一年”成了新時代第一年。
1503年,應羅馬教皇朱理二世的聘請,米開朗基羅又來到了羅馬。準備為教皇設計建造一座規模空前的陵墓,卻被嫉妒的藝術家進讒言使工程被迫下馬。負氣的他又回到佛羅倫薩。1508年,米開朗基羅重返羅馬,為西斯廷教堂製作他並不擅長的壁畫。經過四年艱苦卓絕的努力,一組令人瞠目結舌的鴻篇巨製《創世紀》誕生了。
第二年,朱理二世去世,新教皇列奧十世決定為他前任的陵墓製作雕像。米開朗基羅製作了三尊大理石作品,《摩西》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在這件作品中,佛羅倫薩的雕塑性和羅馬的空間性和諧地統一於一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於此同時,他還在佛羅倫薩為美第奇家族修建小禮拜堂,留下了一組充滿詩意的組雕《晨》、《暮》、《晝》、《夜》。同時又接受羅馬教皇的委托,繪製巨幅壁畫《最後的審判》,此畫於1541年開工,曆時6年才得以完成。
晚年的米開朗基羅住在羅馬,他的興趣主要在建築上。他設計了羅馬的法爾涅塞宮,還負責聖彼得大教堂的建造工程,是當時最傑出的建築師。
1564年2月18日,米開朗基羅逝世了,終年89歲。後來,在全體佛羅倫薩藝術家和許多市民代表人物的主持下,米開朗基羅的遺體被秘密運出羅馬,安葬在佛羅倫薩的聖羅倫索教堂。
權貴的虛榮
米開朗基羅曾在佛羅倫薩雕刻了一尊石像,因為那尊雕像體積龐大,又將擺放在城市的顯要位置,米開朗基羅從構思、手法上竭盡全力。經過將近兩年的創作,米開朗基羅終於完成了作品。當他自己看到這尊凝聚了自己所有功力的作品時,他自己也為自己感到驕傲。
作品預展時,佛羅倫薩萬人空巷,對他的創作歎為觀止。最後連佛羅倫薩市長也來參觀了,眾多權貴圍在雕像前竊竊私語,等待市長發表意見。
市長傲慢地朝雕像看了幾眼,問:“作者來了嗎?”米開朗基羅被人請到市長麵前。市長說:“雕石匠,我覺得這座石像的鼻子低了點,影響了整座雕像的藝術氛圍。”米開朗基羅聽罷說:“尊敬的市長,我會按照你的要求加高石像的鼻子。”說完,米開朗基羅便讓助手取出工具,提著石粉對石像的鼻子進行加工。米開朗基羅在石像的鼻子上抹著石粉。抹了一會兒,他來到市長麵前,說:“尊敬的市長,我已經按照你的要求加高了石像的鼻子,你看現在還行嗎?”市長看了點點頭說:“雕石匠,現在好多了,這才是完美的藝術。”
市長走後,米開朗基羅的助手百思不得其解,問:“你隻是在石像的鼻子上抹了三把石粉,石像的鼻子根本沒有加高啊?”米開朗基羅說:“可是,市長認為高了。”
據說那尊石像還矗立在佛羅倫薩的街頭,知道那尊石像來曆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諺語:“權貴的虛榮就是石像鼻子上的三把石粉。”
米開朗基羅素描作品細節鑄就完美
米開朗基羅無論雕刻或是繪畫,速度都很慢,總是花許多時間在那裏沉思、推敲、琢磨,力求作品的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訪米開朗基羅,看見他正為一個雕像做最後的修飾。然而過了一段日子,友人再度拜訪,看見他仍在修飾那尊雕像。
友人責備他說:“我看你的工作一點都沒有進展,你動作太慢了。”
米開朗基羅說:“我花許多時間在整修雕像,例如:讓眼睛更有神、膚色更亮麗、某部分肌肉更有力等等。”
友人說:“這些都隻是一些小細節啊!”
米開朗基羅說:“不錯!這些都是小細節,不過把所有的小細節都處理妥當,雕像就變得完美了。”
○對好人行善,會使他變得更好;對惡人行善,他就會變得更惡。
○完美不是一個小細節;但注重細節可以成就完美。
○想努力創造完美的東西,必須具備心靈的純潔,同時富於宗教精神。
畢加索——最具創造性的藝術家
國籍:西班牙
出生地:馬拉加
生卒年:1881—1973
身份:畫家
如果畢加索能夠挽留時間,則所有的時鍾將要停止擺動,時光就會消逝,日子就要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