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7歲的齊白石因為戰亂而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北京法源寺住下。他仍然賣畫刻印,但是很少有人問津,他的生活極為貧困。但他不斷地從黃賓虹等人的畫中吸取營養,後來便來了個衰年變法,創造了中國畫工筆草蟲和寫意花卉相結合的獨特風格,終於在陳師曾的提攜下,名聲大振。這十年是他含辛茹苦、艱難探索,進行“衰年變法”的10年,也是他繪畫的藝術大放異彩的10年。在此期間,他與陳師曾、徐悲鴻、羅癭公、林風眠等畫壇名流交往甚密。
1937年“七·七”事變後,齊白石辭去一切教職,閉門家居。屢次拒絕為日偽大小頭目作畫。1944年,停止賣畫,並以“壽高不死羞為賊,不醜長安作餓饕”的詩句,表示寧可挨餓,也不取媚於惡人醜類。這一年他寫了不少抒泄亡國之憤的詩。日本投降後,齊白石才開始公開露麵。
1957年,齊白石任北京中國畫院(見北京畫院)名譽院長,同年9月16日,逝世於北京。1963年,齊白石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
抗戰中的齊白石
抗日戰爭時期,北平偽警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強行邀請齊白石赴宴作畫。齊白石來到宴會上,環顧了一下滿堂賓客,略為思索,鋪紙揮灑。轉眼之間,一隻水墨螃蟹躍然紙上。眾人讚不絕口,宣鐵吾喜形於色。不料,齊白石筆鋒輕輕一揮,在畫上題了一行字——“橫行到幾時”,後書“鐵吾將軍”,然後仰頭拂袖而去。
一個漢奸求畫,齊白石畫了一個塗著白鼻子、頭戴烏紗帽的不倒翁,還題了一首詩:烏紗白扇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將妝忽然來打破,渾身何處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軍占領了北平。齊白石為了不受敵人利用,堅持閉門不出,並在門口貼出告示,上書:“中外官長要買白石之畫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親駕到門,從來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謹此告知,恕《群蝦圖》不接見。”齊白石還嫌不夠,又畫了一幅畫來表明自己的心跡。畫麵很特殊,一般人畫悲翠時,都讓它站在石頭或荷徑上,窺伺著水麵上的魚兒;齊白石卻一反常態,不去畫水麵上的鱘魚,而畫深水中的蝦,並在畫上題字:“從來畫悲翠者必畫魚,餘獨畫蝦,蝦不浮,悲翠奈何?”齊白石閉門謝客,自喻為蝦,並把做官的漢奸與日本人比作悲翠,意義深藏,發人深思。
通身蔬筍氣
齊白石喜歡畫白菜,畫得也非常好。
白菜被齊白石推許為菜中之王,他以白菜肥大、嫩白、脆綠的特點入畫,畫出的白菜新鮮水靈、生機盎然。齊白石常自稱自己“通身蔬筍氣”,他出身農家,畫白菜,畫好白菜,在他看來是極自然的事。
據說,有位畫家私下裏學齊白石,也畫白菜,可畫得總沒有味道,他最後忍不住去問齊白石,畫白菜有什麼訣竅?
齊白石幽默地回答:“你通身無一點蔬筍氣,怎麼能畫得和我一樣呢?”
死蝦,免費附送
話說早年齊白石賣畫生存,為了方便,以數量計算,比如畫青菜瓜果雞鴨魚蝦,畫上有若幹,就以若幹錢計算。
一次,有人要一幅蝦子為題材的畫。
齊白石畫完,即以畫上有幾隻蝦,照隻計算。
此人看了畫,以菜市場買菜討價還價的常例,要求多添一隻蝦子。
齊白石不悅,但還是拿了筆,在畫上給他添了隻蝦。
那人看畫,發現這隻蝦畫得像是走了樣,毫無生氣,心裏奇怪就質問齊白石。
齊白石說:“你要添的這隻蝦子,是不在價錢以內的,所以替你畫了隻死蝦,算是免費附送。”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不教一日閑過。
○不知明天該做什麼的人是不幸的。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達·芬奇——天才藝術家
國籍:意大利
出生地:佛羅倫薩
生卒年:1452—1519
身份:畫家、科學家
代表作品:《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巨人中的巨人。
——恩格斯
上天有時將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倫,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達·芬奇正是如此。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
——傳記作家瓦薩裏
1達·芬奇是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和科學精神的總代表和最高體現者,他不僅是天才的藝術家,還是傑出的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
2達·芬奇的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後代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他是人類智慧的象征。
1452年4月15日22時30分,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海濱小鎮——芬奇鎮的一個名為安奇亞諾的小村莊裏,一個叫列昂納多·達·芬奇的小私生子誕生了。他的父親是佛羅倫薩有名的公證人,家庭富有。達·芬奇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莊裏度過的。孩提時代的達·芬奇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學會彈七弦琴和吹奏長笛。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都讓人驚歎。他尤其喜愛繪畫,常為鄰裏們作畫,有“繪畫神童”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