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藝界風流——追求完美,他們是最執著的一群人(2)(3 / 3)

達·芬奇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是為了培養他觀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從此以後,他廢寢忘食地訓練繪畫基本功,學習各類藝術與科學知識,為他以後在繪畫和其他方麵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完成《基督受洗》

《基督受洗》是一幅世界名畫,關於它的創作,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原來達·芬奇的老師弗裏基俄受聖薩爾賓諾教堂的委托繪製《基督受洗》,全畫的人物雖已畫完,但是還剩下背景沒有畫,根據規定本應在一年前完成任務,因此教堂一再催促,限定弗裏基俄必須在複活節前交畫,否則受罰。這時離複活節僅七天了,可是弗裏基俄又不願敷衍了事,他決定帶著達·芬奇去希莫尼湖寫生,然後再畫背景。不料途中遇暴雨,弗裏基俄受寒感冒,高燒不止。

由於任務緊迫,弗裏基俄隻好命得意門生達·芬奇來畫背景。達·芬奇寫生完畢,趕回佛羅倫薩,反複琢磨體會老師的創作意圖,模仿老師的畫風,經過一天的辛勤勞動,終於完成了全畫。

可是,當第二天早晨達·芬奇揭開畫布時,他驚呆了。

原來,老師以達·芬奇作模特兒畫的那個手捧聖衣的天使形象,竟被嫉妒成性的師兄們刮掉了。他感到事態非常嚴重,時間又緊迫,他下定決心,不辜負老師的委托,為了維護老師的榮譽,他當機立斷,自己動手來補畫這個天使。他找出老師原來的畫稿,以自己為模特兒,對著鏡子,重畫捧衣天使。弗裏基俄康複歸來,看到《基督受洗》時,激動萬分,他伸出雙手緊緊抱住達·芬奇的肩膀興奮地說:“它是如此的完美,看來我以後隻能去拿雕刻刀了。”從此達·芬奇聲名鵲起,成為佛羅倫薩有名的畫家。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趁年輕少壯去探求知識吧,它將彌補由於年老而帶來的虧損。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養料,所以年輕時應該努力,這樣年老時才不至於空虛。

○真理是時間的女兒。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米開朗基羅——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巨匠

國籍:意大利

出生地:佛羅倫薩

生卒年:1475—1564

身份:雕塑家、畫家、建築師

代表作品:《大衛》

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羅曼·羅蘭

1米開朗基羅是文藝複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代表。他不僅屬於文藝複興那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而且屬於整個人類文明史。

2米開朗基羅的繪畫代表作《最後審判》被譽為“人體的百科全書”;他的雕塑《大衛》不僅是他創作的精華,也是文藝複興時期最傑出的藝術。

3米開朗基羅所創造的一切是人類藝術長廊中爍爍閃光的珍寶,始終保持著不朽的魅力。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誕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東部附近的山城小鎮卡普萊斯,當時他的父親正擔任著這個小鎮的行政長官。剛出生的米開朗基羅,因為母親體弱多病,排行老二的他被送到一個石匠家中撫養。據說,他後來成為雕刻家與此不無關係,他自己曾說過:“我在吸吮乳母《哀悼基督》(石匠的妻子)的奶水時就拿起了雕刻人物形象的鑿子和錘子。”

米開朗基羅6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的家也敗落了。父親經常失業,家裏越來越窮,但他還是把米開朗基羅送到佛羅倫薩的一家拉丁語學校去學習。米開朗基羅在那裏學習了拉丁文、希臘文、數學和文學,這些必要的教育為他以後的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米開朗基羅10歲入學,酷愛藝術,成天夢想著雕刻雲石。盡管父親不屑兒子成為地位低下的藝術家,但最終還是順了他的心願,把他送到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畫家基蘭達約的工作室。後來,又轉入羅倫佐美第奇家族開辦的美術學校。美第奇家族大量的藝術藏品,更使米開朗基羅大開眼界。在這裏,他的藝術技巧迅速提高,創作的習作經常使老師大為驚奇,備受寵愛。米開朗基羅的創作生涯也由此開始。

他的最早的兩件作品《梯旁聖母》和《半人半馬者搏鬥》已顯露出米開朗基羅藝術風格的端倪,即以人物形象為中心,主要表現人體美,人物形象充滿著無畏的戰鬥熱情和無窮無盡的創造力量。

1492年,羅倫佐去世,米開朗基羅幸福的少年時代也隨之結束。

1496年6月,21歲的米開朗基羅因家鄉戰亂來到羅馬,被那裏那些森林般的古代雕像所再現的卓越的藝術形象所吸引。在古典藝術的影響下,他開始了創作自己第一批大型石雕《酒神》、《哀悼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