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藝界風流——追求完美,他們是最執著的一群人(2)(2 / 3)

父親覺得達·芬奇在繪畫方麵很有天賦,於是決定把兒子送到佛羅倫薩名畫家、雕刻家弗裏基俄的畫室學藝。弗裏基俄看了達·芬奇的習作後非常驚喜,並欣然同意收14歲的達·芬奇為入室弟子。這也是達·芬奇一生中藝術發展最重要的轉折點。

弗裏基俄不僅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他對數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也有濃厚的興趣。達·芬奇在這裏更是如魚得水,他在這裏不僅學習了素描、繪畫和雕刻,還開始涉獵科學研究,學到很多科學技術方麵的知識。在這裏,他還結識了一大批知名的藝術家、科學家和人文主義者,接受了當時最先進的人文主義思想。這對他日後的藝術創作和研究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最後的晚餐》達·芬奇在20歲時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雕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真、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達·芬奇並不滿足於他的這些才幹,他要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幹練,具有藝術的靈魂。有一次,他在山裏迷了路,走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後來回憶這段經曆時說:“我突然產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渴望:對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會有什麼怪異的東西。”他一生都被這兩種情緒所羈絆——對生活的不可知性或無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這個神秘的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釋其含義,描繪其壯觀。

1477年,達·芬奇結束了自己的學徒生活,離開了弗裏基俄的畫室,開始了獨立的創作活動。

在達·芬奇早期的作品中,不僅體現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而且也日趨形成了他那精細、和諧、逼真獨特的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蒙娜麗莎》1842年他離開佛羅倫薩前往米蘭,在那裏,他進行了許多大型的藝術創作。在這些作品中,最有名的當屬為斯福查的父親法蘭西斯科·斯福查製作的騎馬雕像,被人稱為世界奇觀,得到了同時代人眾口一詞的高度評價。

1495—1498年,達·芬奇完成了舉世聞名的藝術傑作——《岩間聖母》和《最後的晚餐》,從而奠定了他在美術史上不朽的地位。歐洲畫壇認為,《最後的晚餐》是所有偉大畫卷中的最佳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是千古不朽的傑作。

1503—1506年,達·芬奇另一幅世界名作——《蒙娜麗莎》問世了,這幅畫非常優美,展現在人們麵前的是蒙娜麗莎天真無邪的心底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達·芬奇的藝術遺產中,大量的素描習作也頗值得重視,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樣,同樣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被譽為素描藝術的典範。其特點是:觀察入微,線條剛柔相濟,尤善於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線,表現光影的微妙變化,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素描作基礎。其藝術理論散見於他的5000多件筆記和未完稿的《畫論》中,也是文藝複興時代理論研究的重大成果。

達·芬奇不但是一位繪畫藝術的天才,而且是一個卓越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他的多才多藝、知識淵博超出尋常人的想象,他在數學、力學、光學、解剖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體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氣象學以及機械設計、建築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麵都有不少創見和發明。他用深刻的觀察和敏捷的思考以及熟練的數學、工程知識豐富了幾乎所有知識領域。他隨身帶的筆記手稿已發現有7000多頁,達·芬奇的機械設計可惜沒有完整的著作發表,因此許多先進的思想和天才的預見,當時未能發揮作用。例如,他曾用虛速度的原理來解釋靜力學的基本問題。他還結合繪畫研究過光影、明暗、色彩和各種透視現象,指出黑白不是真正的顏色。他設想光的傳播如同投石擊水引起的水波和空氣中的聲波一樣,也由中心向外傳播。他做過針孔成像實驗,並以光線的直進加以闡明。他還曾研究過人的眼球,設計光學儀器。

達·芬奇還自行設計了很多種機器,如剪毛機、紡紗機、織布麵、印刷機、卷揚機、抽水機、鍾表、空調裝置、內燃機、計步器、自行車、裏程表、濕度表、起重機等等。在當時世界上還沒有螺絲刀的時候,他就創造了活動扳手、千斤頂、旋床、絞車、球形儀、天體儀、曲頸瓶、蒸餾器以及潛水鍾模型等等。

此外,達·芬奇還留下了大量的建築圖樣,從設計城市橋梁、下水道、教堂到設計官廳、舞台、劇場都表現了他傑出的建築設計天分。

1519年,達·芬奇離開祖國,寄居法國。由於衰老,他未能整理完他大量的手稿。5月2日達·芬奇與世長辭,終年67歲。

達·芬奇畫蛋

達·芬奇拜師弗裏基俄後,弗裏基俄的第一課就是拿來一個雞蛋讓他畫。達·芬奇很快就畫了幾張,可是老師讓他繼續畫,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達·芬奇終於不耐煩了,認為老師小瞧了他,讓他畫這麼簡單的雞蛋。老師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長地說:“這個蛋可不簡單,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個蛋,由於觀察角度不同,光線不同,它的形狀也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