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文學大師——妙筆生花,他們用一支筆征服世界(5)(1 / 3)

巴爾紮克的聲名遠播為他贏得了自己真正的傾慕者,一位俄國貴婦韓斯卡夫人和巴爾紮克陷入了一場“最熾熱、最持久”的“永久相愛”中,巴爾紮克因這場“神聖純潔”的愛情產生了難以遏止的創作靈感。

幸福的婚姻和異乎尋常的艱苦勞動,一部部傑作接連不斷地誕生了。作品裏展現了一個個真實的世界,巴爾紮克的世界。時至今日人們還在無數次地為他的這些作品而感動。他創作的91部作品,像一座座裏程碑,讓世人為之景仰。

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學宗師,像他筆下的高老頭一樣,被靜靜地安葬在拉雪茲神甫公墓裏,但這不是一場寂靜的葬禮,成千上萬的巴黎市民都趕來向這位偉大的作家致哀。

巴爾紮克的作文本

有一天,一位老太太拄著拐杖來拜訪巴爾紮克。她從包裏拿出一本小學生的作文本,雙手遞給巴爾紮克,說:“親愛的巴爾紮克先生,您是一位大作家,所以我想——請你仔細看看這本作文本,並回答我,這個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今後的前途又怎樣?”

巴爾紮克從這位心情急切的老太太手中接過作文本,十分仔細地看完了作文本,然後問這位老太太:“您是孩子的外婆還是奶奶?”

“不是,先生。”老太太回答道。

“那一定是親戚?”

“也不是。”老太太搖了搖頭。

“那麼,恕我直言奉告您,”巴爾紮克真誠地說,“這孩子今後出息不大,僅僅從他寫的字來看,這孩子就顯得很遲鈍。”

“是嗎?”老太太似乎大吃一驚,接著說,“不過,您已經成了一位聲名遠揚的大作家,怎麼連你自己的筆跡也認不出來了呢?這是您當小學生時用過的許多本子中的一本呀!”

“啊,老師,是您……”

巴爾紮克無論如何也意想不到,自己孩提時代的老師直到現在還珍藏著自己的作業本,不禁慚愧得滿臉通紅。

自此以後,巴爾紮克改變了他過於自信、武斷的性格和習慣。巴爾紮克幼時的啟蒙老師在他成名之後又一次幫助了他。

巴爾紮克的手杖

巴爾紮克並非一出世就名揚天下,譽滿全球。在成名之前,巴爾紮克也曾困頓過,狼狽過。他本來是學法律的,可大學畢業後偏偏想當作家,全然不聽父親讓他當律師的忠告,把父子關係弄得十分緊張。不久,父親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費用,他寫的那些玩意兒又不斷地被退了回來,他陷入了困境,開始負債累累。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隻能吃點幹麵包喝點白開水。但他挺樂觀,每當就餐,他便在桌子上畫上一隻隻盤子,上麵寫上“香腸”、“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樣,然後在想象的歡樂中狼吞虎咽。更發人深省的是,也正是這段最為“狼狽”的日子裏,他破費七百法郎買了一根鑲著瑪瑙石的粗大手杖,並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將粉碎一切障礙。正是這句氣壯山河的名言在支持著他。後來的事實表明,他果然成功了。

○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一個人隻要行為高尚,不管怎樣無知也會得到原諒的。

普希金——俄國詩歌的太陽

國籍:俄國

出生地:莫斯科

生卒年:1799—1837

身份:詩人、小說家

代表作品:《葉甫根尼·奧涅金》

一切開端的開端。

——高爾基

隻有從普希金起,才開始有了俄羅斯文學,因為在他的詩歌裏麵跳動著俄羅斯生活的脈搏。

——別林斯基

1普希金是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

2普希金諸體皆擅,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提供了典範。

1799年6月6日,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誕生在莫斯科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世家。他父親當過近衛軍軍官,自幼愛好文學,善於寫詩,有一間私人藏書室,裏麵收藏著大量的名著。他的叔父是當時彼得堡的知名詩人,他也想把侄兒培養成偉大的詩人。

普希金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長大。童年時代,他由法國家庭教師管教,接受了貴族教育,8歲時已可以用法語寫詩。家中藏書豐富,結交文學名流,他的農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給他講述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使得他從小就領略了豐富的俄羅斯語言,對民間創作發生濃厚興趣。

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其文學創作生涯。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回憶”,表現出了卓越的詩歌寫作才能,特別是他詩作韻文的優美和精巧得到了廣泛的讚賞。在早期的詩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詩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學習17—18世紀法國詩人安德列謝尼埃的風格。在皇村中學學習期間,他還接受了法國啟蒙思想的熏陶並且結交了一些後來成為十二月黨人的禁衛軍軍官,反對沙皇專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