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年前後,莎士比亞創作出了自己最早的曆史劇《亨利六世》。該劇熱情歌頌了英勇殉國的英軍將領。
1592年倫敦鼠疫流行,莎士比亞在此期間讀了很多書,以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他還同各階層的人士交往,豐富社會活動經驗,勤奮寫作,對戲劇的各種體裁都進行了嚐試。
1595年到1600年,莎士比亞的創作才能得以發展,《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他早期的一部悲劇作品,該劇被稱為是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識的愛情悲劇。莎士比亞是位多產的戲劇創作藝術家,他的許多作品直到現在仍深刻地影響世人,如:《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亨利四世》、《第十二夜》、《裘力斯·愷撒》、《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雅典的泰門》、《暴風雨》等劇作,他成功塑造了像哈姆雷特、夏洛克、奧賽羅、麥克白、羅密歐、朱麗葉等一批栩栩如生的藝術典型。
莎翁故居1608年以後,莎士比亞進入創作的最後時期。這時的莎士比亞已看到人文主義的理想在現實社會中無法實現,便從寫悲劇轉而為寫傳奇劇,從揭露批判現實社會的黑暗轉向寫夢幻世界。因此,這一時期又稱莎士比亞的傳奇劇時期。這時期,他的作品往往通過神話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來解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作品貫穿著寬恕、和解的精神,沒有前期的歡樂,也沒有中期的陰鬱,而是充滿美麗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調濃鬱。《暴風雨》(1611)最能代表這一時期的風格,被稱為“用詩歌寫的遺囑”。此外,他還寫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傳奇劇和曆史劇《亨利八世》。
1610年莎士比亞功成名就,榮歸故裏,他仍堅持給劇團寫劇本,筆耕不輟,樂此不疲。
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在其52歲生日前後不幸去世。
七個你可能沒聽說過的莎士比亞軼聞
1到現在都還沒有人知道莎士比亞到底長什麼樣子,因為他在世時畫的肖像畫沒有一張留傳下來,我們現在看到的莎士比亞肖像,很可能是畫師照著已經去世很久的莎士比亞麵相而勾勒的。
2莎士比亞是“奉子成婚”。當年18歲的他,與26歲的安妮未婚先育。這在當時是非常嚴重的事情,莎士比亞是“買通”了當地的主教大人,才拿到結婚許可的。
3雖然莎士比亞大筆一揮,寫下的劇本裏,有的發生在法國、蘇格蘭、意大利、塞浦路斯和維也納等等,充滿了異國情調,但莎士比亞本人極有可能一輩子都沒離開過英格蘭。不過,莎士比亞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意大利語,甚至是拉丁文和希臘文。
4莎士比亞自創了1700個英文單詞,其中最成功、也就是為我們今天沿用的詞,包括了“addiction”(癮)、“priceless”(無價)等等。
5《李爾王》的結局,在最初首演以來的150年裏,從來沒有按原著演出,因為大家覺得這結局實在太慘了。改寫結局的是17世紀的劇作家納漢姆·泰特(Nahum Tate)。
6莎士比亞生前最暢銷的作品不是劇本,而是現在不那麼有名的情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而且這尤其廣泛流傳於男學生之間。莎士比亞寫這首詩的時候,倫敦所有的劇院都因為當時的瘟疫病而暫時關門,莎士比亞生計差點就無以為繼。
7莎士比亞很喜歡寫雙胞胎的故事,比如對照一下《錯中錯》和《第十二夜》的情節,讀者會發現,在現實生活裏也當過雙胞胎父親的莎士比亞自己,也遭遇了小說故事一般的戲劇性轉折:他唯一的兒子漢姆內特隻活到11歲便夭折了,但漢姆內特的雙胞胎妹妹,卻活了77歲。
莎士比亞也犯錯
莎士比亞被人們稱為語言大師、文學巨匠。他的作品曆來為眾人所推崇。可是,大師也難免有失誤,但即使其鴻篇巨製中出現了小小的瑕疵,也並不影響大師的威望。
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人們十分熟悉的著名悲劇。劇中丹麥國王的弟弟懷有殺兄篡位的陰謀,以水銀灌入國王耳中將他毒死,從而引出王子複仇的動人故事。莎翁在這裏有個小小的錯誤:水銀不會致人死命。我們姑且假定國王曾經患過中耳炎並造成耳膜的穿孔,“無孔不入”的水銀能通過穿孔流經咽喉而到達胃腸,但分子狀態的水銀不會產生毒性,更不會將人毒死。一般聽說的汞中毒是指汞化合物或汞蒸氣的中毒,能由耳道灌入的微量水銀在常溫下絕不會蒸發出足以致命的汞蒸氣。
在另一部名劇《裘裏斯·愷撒》第二幕第二場中,愷撒問勃魯托斯:“現在幾點鍾啦?”勃魯托斯回答說:“已經敲過8點了。”可是能夠敲點報時的鍾,是在愷撒被刺後約1400年後才發明的,準確點說是1335年首次在意大利米蘭製造的。
以上這些,莎士比亞當時一定沒有想到。
○生存或者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習慣簡直有一種改變氣質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類的靈魂,也可以把他們從人們的心裏驅逐出去。
○不管饕餮的時間怎樣吞噬著一切,我們要在這一息尚存的時候,努力博取我們的聲譽,使時間的鐮刀不能傷害我們。
○黑暗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