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為人,倔強執拗,他明知自己不為奸臣所容,卻不願像某些人那樣低三下四地去阿諛奉承。當朝宰相李林甫,獨斷專橫,大權在握,李白詩集中竟沒有一處提到過李林甫的名字。靠拍馬溜須以保榮華富貴,是李白最厭惡的,他昂著頭,激動地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集中表現了李白不屈不撓、反抗邪惡的獨立人格。
天寶三載春的一天,玄宗終於答應了李白的請求,賜給他一些金寶,讓他“還山”。李白接過“恩準令”,狂笑三聲,仰首對天高喊著:
“還山!還山!還山!”
然後憤然離開了曾經使他無比向往、今日卻讓他傷心不已的長安,踏上了放浪漫遊之路。
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共遊天下,但次年分手後這兩位偉大的詩人再未有機會見麵。
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正在宣城(今屬安徽)、廬山一帶隱居。次年十二月他懷著消滅叛亂、恢複國家統一的誌願應邀入永王幕府。永王觸怒肅宗被殺後,李白也因此獲罪,被係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途中遇赦得歸,時已59歲。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61歲時,李白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臨淮,討伐安史叛軍,還北上準備從軍殺敵,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從叔當塗(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與汪倫
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仰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
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遊曆的消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那時,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兩大愛好:喝酒和遊曆,隻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會聞風而來。於是汪倫便寫了這樣一封信:
“李先生喜歡遊玩賞景嗎?我們這裏有十裏桃花。李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裏有萬家酒店。”
李白接到這樣的信,立刻高高興興地趕來了。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裏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著告訴他說:“桃花是我們這裏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裏,並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並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連說:“佩服!佩服!”
汪倫留李白住了好幾天,李白在那兒過得非常愉快。因為汪倫的住處周圍,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別墅裏麵,池塘館舍,清靜深幽,像仙境一樣。在這裏,李白每天飲美酒,吃佳肴,聽歌詠,與高朋勝友高談闊論,一天數宴,常相聚會,往往歡娛達旦。這正是李白喜歡的生活。因此,他對這裏的主人汪倫不禁產生出相見恨晚的情懷。他曾寫過《過汪氏別業二首》,在詩中把他汪倫作為竇子明、浮丘公一樣的神仙來加以讚賞。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仆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後,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隻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了那首著名的送別詩給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巧罵奸相楊國忠
話說李白被唐太宗招入朝廷後,當時的宰相楊國忠是個妒賢嫉能的大奸臣,他嫉恨李白之才,總是想方設法打擊李白。
一次,楊國忠想出一個壞主意,就約李白對三步句。李白剛一進門,楊國忠便道:“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鋸”諧“句”,“猴兒”暗指李白。
李白聽了,微微一笑,說:“宰相起步,三步內對不上,算我輸。”
楊國忠想趕快走完三步,但剛跨出一步,李白便指著楊國忠的腳喊道:“一馬隱身泥裏,看畜生怎樣出蹄?”“蹄”諧“題”,“畜生”暗指楊國忠,與上聯對得很正。
楊國忠想占便宜,反而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將進酒》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遊天姥吟留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蘇軾——唐宋八大家之首,
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國籍:中國
朝代:北宋
出生地:今四川眉山
生卒年:1037—1101
身份:散文家、詞人、詩人、書畫家
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南宋詞人劉辰翁
人謂東坡作此文,因難以見巧,故極工。餘則以為不然。彼其老於文章,故落筆皆超逸絕塵耳。
——北宋詩人黃庭堅
蘇東坡在中國是主要的詩人和散文家,而且他也是第一流的畫家、書家,善談吐,遊蹤甚廣。天生聰慧,對佛理一觸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