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說道:“老師,我有疑問。”比羅教授不高興地說:“你提的問題太多了!你是個學生,上課時應該認真聽老師講,多記筆記,不要胡思亂想,動不動就提問題,影響同學們學習!”“這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動不動就提問題。我的鄰居,男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他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麼解釋?”“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裏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搬出了理論根據,想壓服他。伽利略繼續說:“難道亞裏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也要硬說是對的嗎?科學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問倒了,根本不知道怎麼回答。
事後,雖然伽利略受到了校方的批評,但是,我們應該明白,正是他這種勇於堅持、好學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發明溫度表
在伽利略生活的時代,當時的醫生們曾因為無法測量病人的體溫而大傷腦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找到了伽利略,請他幫助發明一種能準確地測出體溫的儀器。
伽利略當時正在威尼斯的一所大學任教,對醫生們的這一要求,他以其科學探索的特有勇氣承擔了下來,但一時又難以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他苦苦思索著、探求著……
一次,伽利略給學生上實驗課,他提問道:“當水的溫度升高,特別是沸騰的時候,為什麼水位會上升?”有個學生立即回答說:“因為水達到沸點時,體積增大,水就膨脹上升。水冷卻,體積縮小,就會降下來。”
聽到學生的回答,伽利略不由得心思一動,他立即想到了測量體溫的方法問題。他想:水的溫度發生變化,體積也隨著發生變化。反過來,從水的體積的變化,不是也可以測出溫度的變化嗎?
發明溫度表的理論依據有了,伽利略馬上跑到實驗室開始做起了試驗。但是,一次次地實驗都失敗了,伽利略又陷入了困境。
這一天,伽利略又在實驗室做實驗。他用手握住試管底部,使管內的空氣漸漸變熱,然後把試管上端倒插入水中,鬆開握著試管的手。這時他發現,試管裏的水被慢慢地吸上去一截;而當他再握住試管的時候,水又漸漸降下去一點。這表明,從水的上升與下降,可以反映出試管內溫度的變化。
伽利略根據這次實驗,經過多次改進,終於在1593年製出了一個溫度表。其做法是:把一根很細的試管裝上一些水排出管內的空氣,再把試管封住,並在試管上刻上刻度,以便從水上升的刻度上知道人的體溫。這樣,世界上第一個溫度表就誕生了。
○你無法教別人任何東西,你隻能幫助別人發現一些東西。
○思考是人類最大的快樂。
○生命猶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
牛頓——科學巨匠
國籍:英國
出生地:英格蘭林肯郡
生卒年:1643—1727
身份:科學家
畢業院校:英國劍橋大學
隻有把他的一生看做為永恒真理而鬥爭的舞台上的一幕才能理解他。
——愛因斯坦
自然和自然規則在黑夜中躲藏,主說,讓人類有牛頓!於是一切被光照亮。
——詩人亞曆山大·薄柏
1牛頓是英國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自然哲學家,其研究領域包括了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神學、自然哲學和煉金術。
2牛頓的主要貢獻有發明了微積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經典力學,設計並實際製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等等。
3牛頓被譽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
1642年聖誕節,艾薩克·牛頓誕生在英格蘭的一個農民家裏。這一年,正是大科學家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
牛頓在中學時代學習成績並不出眾,隻是愛好讀書,對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例如顏色、日影四季的移動,尤其是幾何學、哥白尼的日心說等等。他還分門別類地記讀書筆記,又喜歡別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技巧、小發明、小試驗。此外,牛頓還擁有出色的繪畫才能,精確的技術圖形和栩栩如生的花卉在他手裏信手拈來。
少年時期的牛頓,有時會完全沉醉於閱讀與思考的忘我境界之中。有一次,家人讓他去放羊,他癡迷地在灌木叢中讀書,而羊群早已跑得不知去向了。
在格蘭沙姆,牛頓度過了多彩的少年時代,他以優異的成績,結束了中學生活。
1661年6月5日,牛頓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學習。由於家境貧寒,牛頓以“減費生”的身份進入劍橋大學學習,他需要在學校幹些雜活來換取減少學費、免費供應午餐等待遇。他一貫艱苦節約,從不以幹雜活為恥,隻是有時會因太專心學習,以至於忘記別人交辦的活兒,引來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