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爾尼聯邦專利局的9年中,愛因斯坦接觸了許多新的科學知識,這激勵著他對物理學不斷地進行探索。1905年,26歲的愛因斯坦在3個方麵向傳統物理學觀念衝擊,取得了3個巨大的成就:他論證了光的量子性質,得出光電效應的基本定律;證明了熱分子運動,提出了測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這三個成就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點。這是一場真正的革命。舊的觀念不再適用,新的觀念建立起來了。空間和時間統一起來了,物質和運動統一起來了,質量和能量統一起來了。今天,狹義相對論已經成為近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
愛因斯坦逐漸為學術界所認識了。1908年,州立伯爾尼大學聘請他擔任兼職編外講師,後又任蘇黎世工業大學副教授、布拉格大學教授,1912年就任蘇黎世工業大學的正教授。1914年到柏林普魯士科學院任職。
1915年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它標誌著物理學的重大突破和進步。雖然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學說的書籍不下於千冊,但據愛因斯坦自己說,能夠真正了解他的“相對論”的,卻隻有十幾個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愛因斯坦周遊世界,到過歐洲各國首都、中東、亞洲、南美洲。1922年11月,愛因斯坦在上海時,接到電報通知,由於他對光電定律和理論物理方麵的卓越貢獻,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這時相對論仍然是爭論的焦點,因而授獎決議中沒有提到相對論。
20年代末,歐洲一些國家發生的反猶、反相對論等事件,使他產生了沮喪情緒,但因為柏林的工作需要他,他還是決定留在德國,以一個德國公民的身份參與科研工作。1931年,在牛津大學任短期教授時,他致力於和平主義的活動。1933年希特勒執政後,德國猶太人麵臨著極其險惡的形勢。正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講學的愛因斯坦決定不再回德國,後前往比利時避難,並正式聲明放棄德國國籍。這一次他真的是永遠離開了祖國。
後來,愛因斯坦移居美國,接受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成為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研究員,並取得美國國籍,因此,愛因斯坦便在這裏定居,埋頭致力於他的統一場理論研究。
1939年,當他知道人們發現核裂變有可能研製核武器的消息後,經同事敦促給羅斯福總統寫信提請注意,促使美國開始研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以免讓德國法西斯搶先發展出核武器。1945年,原子彈在廣島上空爆炸,愛因斯坦聽到這個消息後,隻說了一句“太可怕了”,以後便是長時間的沉默。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逝世。
忘了自己住在哪兒
愛因斯坦搬進了他的新住處——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擔任研究所主任。有一天,研究所主任辦公室的電話鈴響了。電話裏的聲音問道:
“請問,我能否和主任談談?”
秘書告訴他主任不在。電話裏繼續說:“那麼,你能否告訴我,愛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兒?”
秘書回答說,她不能奉告,因為要尊重愛因斯坦博士的意願,他不願意自己的住處受到打擾。
這時,電話裏的聲音降到近乎耳語般地說:“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我就是愛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是忘了自己住在哪兒了。”
反正依(衣)舊
一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上遇見一位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你似乎有必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這件多舊呀!”
“這有什麼關係?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回答說。
幾年後,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是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了,還穿著那件舊大衣。他的朋友又不厭其煩地勸他換件新大衣。
“何必呢!”愛因斯坦說:“反正這兒每個人都認識我了。”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卻可以包圍世界。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隻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會顯得特別美好。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
愛迪生——發明大王
國籍:美國
出生地:俄亥俄州米蘭鎮
生卒年:1847—1931
身份:發明家
畢業院校:隻上過三個月的小學
愛迪生的一生象征著美國人由窮變富的理想,因而被美國人譽為公眾英雄。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所有的美國人都是愛迪生的受惠人!我們不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們繼承了他的精神遺產!愛迪生教給我們一個道理:隻要不懈地努力,必可達到目的。這就是他賜給我們的最寶貴的遺產!
——美國第三十一任總統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