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科技精英——人定勝天,他們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3)(3 / 3)

○天才就是2%的靈感加上98%的汗水。

○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恒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謹慎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

○人生太短,要幹的事太多,我要爭分奪秒。

○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樂趣。

伽利略——近代科學之父

國籍:意大利

出生地:比薩城

生卒年:1564—1642

身份:科學家

畢業院校:比薩大學

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誌著物理學真正的開端!

——愛因斯坦

不管有何障礙,都能不顧一切而打破舊說,創立新說的巨人之一。

——恩格斯

1伽利略是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者。他通過親自實驗,確立了自由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合力定律、單擺振動的等時性、拋體運動規律,提出了運動的相對性原理,還對速度、加速度等運動學的基本概念作出了嚴格的定義,後人尊他為“近代科學之父”。

2伽利略對天文學也有重要的貢獻。他第一個製造了天文望遠鏡並用它觀測天體,並取得大量成果,被人們譽為“天空的哥倫布”。

1564年,伽利略出生於意大利的古城比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8歲比薩斜塔時開始上學,他的功課很好,同時他又表現出了繪畫與音樂方麵的才能。他的眼睛總是閃著好奇的光,腦子裏麵總是充滿各種各樣的奇思怪想。

12歲時伽利略全家遷到佛羅倫薩,他被送到一所古老的卡馬多斯修道院學習。1581年17歲的伽利略按照父親的意願,走進了比薩大學醫學係的課堂。

在大學階段,伽利略發現學醫並不是他的興趣所在,而大量閱讀數學物理方麵的著作,一直在研究歐幾裏德和阿基米德理論,這使得他的父親非常憤怒,不再供給他求學的費用。於是,伽利略無奈之下,在沒有取得學位的時候就離開了大學。

離開大學的最初幾年,伽利略來往於佛羅倫薩和錫耶間擔任私人數學教師。此間,他利用杠杆原理發明了一種“比重秤”,他的名字很快在佛羅倫薩傳開了。1589年在宮廷數學家裏奇的幫助下,25歲的伽利略幸運地獲得比薩大學數學教授職位。終於,他可以暢遊在自己的數學王國了。

在十六世紀,亞裏士多德的理論學說如日中天,人人奉為經典,而裏麵提到的自由落體的說法是:“物體的下落速度與重力成正比”。就是說,越重的東西下落速度越快。而伽利略卻對此表示懷疑,於是,年僅25歲的伽利略在比薩斜塔頂端將兩個重量相差懸殊的物體同時放開,它們在眾目睽睽之下始終保持速度一致地落在了地麵!——這就是著名的比薩斜塔試驗。然而這卻沒有動搖人們對亞裏士多德的信仰,反而認為伽利略是異教徒,對他發起攻擊,使他再也呆不下去了,於是離開了比薩大學。

1592年,通過他的朋友的幫助,帕多瓦大學正式聘用伽利略為數學和天文學教授,這裏的薪水是原來的3倍不說,學術氣氛也相當自由。28歲的伽利略意氣風發地走向帕多瓦大學教授的講壇。據說每逢他講課,大廳裏就擠得水泄不通,學校特意給他換了一個大課堂,以便能容納更多的學生聽講。伽利略此時已逐漸認識到,測量與計算是探索物理學的金鑰匙。1602年,伽利略重新開始思考斜麵運動和落體問題。這一次,他發現了“加速度”的確切計算方法,他終於得出結論:從靜止開始,距離隨著所用時間的平方增長。伽利略自製的望遠鏡1609年12月1日,伽利略經過反複琢磨,造出一架可放大20倍的望遠鏡,他將目標轉向神秘無垠的太空。他用自製的望遠鏡去看月亮,發現原來月亮表麵並不是之前所說的光滑無損的,而是和地球一樣,有山脈和平原。接著他又將望遠鏡指向了木星,發現了木星有四顆衛星,最後,他用望遠鏡去觀察了太陽——這是誰都沒想過的。然而他卻發現,太陽的表麵居然有黑點,這些黑點還會慢慢地移動、消失……這個發現擊碎了天體是完美的學說。

伽利略的這些發現讓他被視為異教徒,教皇和教會對他施加了非常多的壓力甚至迫害,伽利略仍然不放棄自己的研究。反對勢力終於將已經70多高齡的他拘捕,對他進行了無數次的審判,要求他懺悔,然而他並沒有屈服,對於自己所堅持的絕不放棄,到最後,在1642年1月8日,年老體衰的伽利略被迫害致死。巧合的是,就在這一年,牛頓誕生了。後來牛頓發現了運動三大定律。其中第一和第二定律就是以伽利略動力學實驗的結果作為基礎。

打破沙鍋問到底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他喜歡提問題,不問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