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他很重視科學研究工作,倡導定期召開科學討論會。每次科學討論會,他都親自過問,盡可能參加,有時親自審選論文或幫助定稿。在科學研究中,他要求勇於創新,努力攀登科學高峰。在學術問題上,他主張認真貫徹“百家爭鳴”的方針,認為“隻能以理服人,不能以力服人。那種企圖以簡單、粗暴、甚至謾罵的方式對待學術爭論的態度,顯然都是錯誤的,應當注意防止和糾正”。隻有這樣,才能促進學術的繁榮和發展。
由於學校重視培養教師和開展科研工作,教師隊伍不斷成長,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培養出了一支能夠勝任教學的教師隊伍,較好地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
吳玉章一貫提倡多種形式辦學。學校除了設預科、本科、專修科、研究班和特別班外,還創辦了職工業餘學校、夜大學和函授學院,為培養和提高校內外在職幹部的文化水平和業務能力,作出了貢獻。
吳玉章主張學校一切工作要服務於教學,建立嚴密的計劃和良好的秩序,他經常說,一個學校就像一部複雜的機器,即使是一個螺絲釘鬆動了,也會影響整個機器的正常運轉。他多次列舉國內外的重要例證說明治學必須從嚴,他說:中國自古就有“教不嚴,師之惰”的說法,這是符合教育學原理的有益經驗,“現在辦教育的人也還是應該注意這一條的”。他除了領導製訂教學計劃外,並製訂出一些必要的、合理的規章製度,教育大家自覺遵守,做到賞罰嚴明。他特別注意後勤保證,尤其重視開學前的準備工作,每年開學前,他總要到教室內檢查,看看燈光亮度夠不夠,桌椅板凳是不是整齊和幹淨,教科書和講義是否有了準備,以保證按時開學,準時上課。
吳玉章一貫提倡艱苦奮鬥,因陋就簡,勤儉辦學。他常說,在解放區的時候是窯洞作宿舍,樹林當課堂,現在雖然條件好了,也不要忘記過去。同時,他又很關心師生員工的生活,親自到食堂檢查夥食質量,要醫務人員到教工宿舍巡診,親自或派人慰問病號,經濟上接濟困難的同誌。有一位老教授病了,他就派秘書去慰問,並送去100元給予補助,那位教授十分感動。而他自己呢,卻是布衣蔬食,十分儉樸,真是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
中國人民大學在吳玉章主持下是努力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即使在“左”的錯誤嚴重衝擊下,仍然想方設法保護黨內外的專家學者。吳玉章一直把教師看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看成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在曆次政治運動中,他旗幟鮮明地抵製“左”的作法,反對鬥爭擴大化,主張重在教育。清查“胡風分子”時,在一位骨幹教師已被點名政治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他出於信任和珍惜人才的心情,把那位教師接到家裏寫“檢查”;另一位骨幹教師也受到牽連,經他認真而慎重的幹預,才得幸免。在反對資產階級右派鬥爭中,他主張盡量少劃右派,提出:“青年人說幾句錯話,重在教育嘛。”在反對“右傾機會主義”和反對“修正主義”運動中,他發現運動過火、傷人過多時,曾親自參加教師“批判會”,了解情況。有一次整整聽了半天,會後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話:“不能這樣批判同誌”,神情十分憂慮和不安。後來他對學校領導說:“對待幹部問題一定要實事求是,幹部有錯誤,可以批評,可以教育,但不要‘一棍子打死’,重犯我黨曆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錯誤”。1962年,為了消除“左”的錯誤的影響,他請求中央派來調查組,幫助學校進行了甄別和平反。
在吳玉章六十壽辰時,毛澤東同誌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的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的有益於青年,一貫的有益於革命,艱苦奮鬥幾十年如一日,……我們的吳玉章老同誌就是這樣一個幾十年如一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