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赴朝逸事(1)(2 / 3)

毛澤東表示同意。

4月25日,陳賡被正式任命為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

“特科老手”沒有擺脫“盯梢”處長

按編製,第三兵團要統轄第十二軍、十五軍和六十軍。在正式任命前,陳賡已經乘飛機前往昆明,從他的老部隊第四兵團中抽調一些軍、政、後勤幹部,來組成第三兵團的領導機關,還特地到南京,邀請王蘊瑞當他的參謀長。

當時第四兵團到昆明後,一些軍隊幹部參加軍管,已經在地方有了職務,但許多人還是強烈要求去朝鮮參戰。據陳賡的老通訊處長戴其萼回憶:

1953年3月初,聽說陳司令員回昆明了,大家都很高興。當時我兼雲南省郵電管理局局長的工作,下午正在局裏辦公,陳司令員來電話叫我晚上去他家。我和他一見麵,他就說:“去年11月我從越南回國,到北京向中央彙報工作。當時決定西南軍區部隊組建誌願軍第三兵團,我向中央請求隨三兵團入朝作戰,陳錫聯同誌也請求去,我向中央報告說,陳錫聯同誌是炮兵司令員,工作很重要,我現在剛回國,還未插手國內的工作,參加入朝作戰最方便,中央便同意我去……”

陳賡對戴其萼說:“我這次回雲南是將過去的工作做個交代,和省委、省政委、軍區及大家告別,並從軍區帶十來名部長、處長以上的幹部隨我去三兵團工作。”說到這裏,陳賡話鋒一轉,開始談起對戴其萼工作的安排:“你的工作在北京已與王諍同誌商量好了,調你去三兵團任通訊處長,你在雲南擔負的三項工作,由軍區調幹部接替,你願意不願意去當誌願軍?”

戴其萼滿臉高興,答道:“願意。”

陳賡又開起玩笑:“這可是誌願軍,不是我命令的。”

戴其萼看看談話結束,就起身,行了軍禮,正準備要走,陳賡叫住他:“你不要走,我還有話說。你愛人的情況怎麼樣?”

戴其萼先愣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說:“去年你批了路費,她帶著兒子從老家來昆明了,昨夜又生了個女兒,聽說都平安,我還沒去看呢。”

陳賡不滿意地說:“明天你交代工作,不管再忙,也要抽空去看看她。她過去受了不少苦,你1937年在她懷著孩子時就離開了她,半年後生了個兒子,一別十幾年,去年才團聚,剛生下女兒,你又要上戰場。她在產期,對她隻說是出差好了,免得刺激她。”

戴其萼使勁點了點頭,像是要把陳賡的話刻在心裏。

陳賡從昆明出發,乘飛機達到武漢。在早年投身革命時,武漢是他多次到過十分熟悉的城市,二十多年後重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站在黃鶴樓上,極目遠眺,長江、漢水盡收眼底,他即興背起崔顥那首“黃鶴一去不複返”的詩,並感慨道:“大革命時期,我們黨組織了武漢工人糾察隊,有兩千來條槍,力量很大,黨派我組織、訓練和指揮工人糾察隊的工作,負責保衛黨的機關,壓製國民黨右派並和租界地的洋人鬥爭。當時國民黨的武漢警備司令是李品仙,我們的警備部隊就是工人糾察隊。葉挺率領正規部隊去參加北伐了,不在武漢。打個比喻說,我就是我們黨的‘武漢警備司令’。我對武漢很熟悉。”他隨口對一旁的中南軍區接待處長說:“你們不必陪了,請回去工作吧。”

其實陳賡最不喜歡有人陪他,就是警衛員他也不喜歡跟著。為了“自由”點,他有時會跟警衛員開個玩笑,拿出“特科”的本領,東拐西拐就不見了影,嚇得警衛員都快哭了,他又突然從天而降。

這次陳賡路過武漢,確實有點個人的事情,他不想讓外人知道。可這位接待處長盡職盡守,寸步不離,並堅持說:“上級一再交代我們,一定要保證首長的安全。我的任務就是陪首長……”

陳賡還是不甘心,他想著法兒要支走接待處長,想了想說:“某某地方的那個浴池還在不在?”

處長直點頭:“在,還在。”

陳賡說:“那好,我現在想去那裏洗個澡,你別陪了。”

處長奇怪地問:“首長住處就能洗,何必去浴池呢?”

陳賡話來得很快:“大革命時候,我和工人糾察隊的同誌或黨的同誌接頭,就是借在那裏洗澡的機會。當年和我在澡堂接頭的那些同誌,後來汪精衛叛變,很多都犧牲了,這次來武漢見不到他們了,所以去那裏洗個澡紀念他們。”

洗完澡,出來一看那位處長還坐在那裏。陳賡心頭的一個秘密就沒有實現。原來,他最想去的地方是開黨的五大時,他和王根英結婚的那間小房,現在人已去,不知那間房子還在否。回到住所,陳賡越想越好笑,最後竟笑出聲來:“中南軍區這位處長本領不小,是個情報工作老手,硬是被他盯梢跟得死死的,沒得辦法想,隻好聽他指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