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崗拉去跳舞
1950年11月1日,向胡誌明主席告別之後,陳賡從越南高平起程回國。十多天前,中國人民誌願軍正浩浩蕩蕩跨過鴨綠江,踏上朝鮮的熱土。回國途中的陳賡為此興奮得夜不能寐,幾次睡下,又幾次翻身起床,在日記上寫下自己的心聲:“我甚興奮,昨晚為之失眠”,“昨夜失眠,總是思考著朝鮮戰事”。
他有心事。他要向毛澤東表態,如果朝鮮戰爭殃及城池,自己將主動請纓。“想到這裏,不禁歡喜若狂。但是工作是艱苦與殘酷的,我準備貢獻我的一切。”
陳賡從越南前線歸來,在南寧小住數日,即經梧州、廣州、武漢北上,於11月29日到北京。他向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彙報了在越期間的工作以後,馬不停蹄,經由沈陽前去舉世矚目的朝鮮戰場。
望著陳賡那步出房門火急火燎的樣子,毛澤東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笑了。
後來,毛澤東和金日成首相談話時,曾說道:“陳賡從越南回到北京,向我彙報援越抗法的事情,他提出要求,想去朝鮮。我說,你陳賡就是好戰,剛聽說跟美帝打,你就有了精神,病也好了一半。我說,那你要感謝杜魯門嘍!”
1951年1月8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發動的第三次戰役結束,彭德懷召開了總結這次戰役作戰經驗的會議,陳賡也參加了。開完會,他到前線去看了幾個部隊,還在宋時輪的兵團司令部住了幾天。在朝鮮前線和後方兜了一大圈之後,他搭乘火車返回祖國東北。當時鐵路沿線時常遭到敵機來襲,每次都要投下大量炸彈,有些炸彈是定時的。火車要經常停下,等候排雷再繼續前進。短短的旅途曆經艱險,到達沈陽時陳賡已是筋疲力盡。
可偏偏遇上了好樂的“東北王”高崗,他拉住陳賡,非要做幾日停留。時任東北局書記、東北人民政府主席,又是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高崗,不但好客而且好玩,他專以“歡迎陳賡司令員”的名義組織了一場盛大舞會。
富麗堂皇的大廳裏,吊著發出橘紅色燈光的大宮燈,幾盞小燈隱隱在那樂池的藍色紗幔裏透出。當音樂悠揚地疾緩有致地響起來時,一群打扮入時的豔裝婦人,在暗淡的光線中,開始被摟在一群男士們的胳膊上。陳賡由於在戰爭中雙腿傷殘以至從不跳舞,可是在“高麻子”的盛情邀請下,不得不坐進這座豪華的舞廳裏“奉陪”。
舞過三巡,當音樂再次響起,舞池裏滿是腳尖,有的旋轉,有的前後移動,有的原地踏步,雖然人很多,但整個大廳除了音樂,別的聲音似乎都消失了。人們陶醉在柔和細膩的燈光和舞曲中。突然,不知什麼地方發出一聲大叫:“救命啊!”
霎時間,樂隊的演奏戛然而止,滿場的舞者停下腳步,驚奇地四處尋找發出聲響的人。
當人們最終發現發出喊聲的不是別人正是陳賡,而且他正滑稽地麵對著一個姑娘時,都止不住哄堂大笑起來。
誰都知道陳賡是樂天派大將軍,不管他走到哪裏,隻要他一出現,哪裏就會被他逗得笑聲一片。他急中生智的本領沒人不服。
這次也是一樣。原來他一進舞池,就被高崗早已安排好的姑娘給黏住了。不管陳賡怎麼解釋他的腿連走路都困難別說跳舞了,那姑娘就是不信,非要他跟她跳幾步試一試。陳賡說了半天,姑娘就是不饒,說不跳高主席定拿她問罪。情急之下,陳賡就大叫起來,弄得四座皆驚。
其實,陳賡因腳傷不能跳舞,但扭兩下秧歌還是可以的。早在1944年春天,在延安總部駐地王家坪村頭的桃樹林裏舉行的一次舞會上,當楊尚昆的夫人、搞戲劇的李伯釗盛情邀請陳賡跳交際舞時,陳賡就曾這麼大聲謝絕過。但喊過“救命”之後,他還是用有點顛跛的腿腳,按節拍扭起秧歌來助興,這是許多老延安都知道的笑談。高崗自然也知道,但他就是想出出陳賡的洋相。陳賡高聲一喊,姑娘又急又臊,也顧不得高主席的叮囑,早一溜煙跑了,陳賡“罷跳”的目的達到了,安心地坐了下來。陳賡這次執意不跳,其實是他很不喜歡在這個時候弄這些東西。
1951年1月25日至2月16日,誌願軍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雖取得殲敵2.2萬餘人的勝利,但因砥平裏戰鬥失利,戰役反擊不順手,戰略預備隊未能趕到,不能擴大戰果,所以也就難以製止敵人的進攻。第二番兵團及補充兵員未到,部隊供應正處於青黃不接狀態。2月19日,彭德懷專程回國,向毛澤東彙報朝鮮戰況和請求援兵。
彭德懷考慮:“堅持兩個月沒有問題,國內第二番部隊要盡快拉上去,早做準備。現在隻有十九兵團已開過安東,還有宋時輪的九兵團在朝鮮休整後可參加春季攻勢,這樣第二番參戰部隊隻有六個軍,兵力不夠。我建議盡快讓陳賡指揮的三兵團開上去,其他如楊成武和董其武兵團也要抓緊準備出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