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眷戀祖國落葉歸根(2 / 2)

1896年,諾貝爾在他一生最後一年中仍然在瑞典、法國和意大利之間奔波。這一年春天,他的心情似乎特別好,因為近年來的幾件事辦得令他很開心。

第一件事是諾貝爾在1893年從瑞典聘用了一位他很滿意的工程師索爾曼做他的助手。第二件事是諾貝爾在1894年回到瑞典投巨資買下了伯弗爾斯公司,從而使他的報國之情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第三件事則是諾貝爾比較妥善地處理了同索菲婭的關係。所以,這年夏初,他再次途經巴黎回到聖雷莫時,心情一直都比較舒暢。

1896年8月,諾貝爾的大哥羅伯特不幸死於心髒病,這一噩耗打破了諾貝爾心靈的平靜,他在趕回瑞典參加羅伯特的葬禮之後,順道赴巴黎治病,並在巴黎住了數月。

諾貝爾在逝世前兩個月在巴黎發出的信中說:

你知道我來巴黎是為了請一位著名的心髒病專家治病,他和我的醫生都說我的大動脈進一步硬化,不能再像往常那樣苦幹了。這並不是說我得整天閑著不幹事。隻是要盡可能避免緊張疲勞的旅行。

第二天他在給他的助手索爾曼的信中說:

我為了心髒病要在巴黎住上幾天,一直要等到醫生們商定最好的治療方法。他們開的處方是內服硝化甘油,這好像命運和我開玩笑。他們為避免嚇壞藥劑師和公眾,把它叫特寧克酊。

諾貝爾的最後一封信是在1896年12月7日寫的,收信人是拉古納·索爾曼,發信地址是他已經逗留近兩個星期的聖雷莫。但這封信尚未寄出,在幾小時以後他就心髒病猝發,並於1896年12月10日淩晨2時去世。而那封信仍被擱置在辦公桌上。

諾貝爾去世後的第二天,他的兩個侄兒海爾馬·諾貝爾、伊曼紐爾·諾貝爾以及助手索爾曼趕到了意大利聖雷莫。在此之前,他們收到了電報。

斯德哥爾摩的一家銀行發來一份電報。電報上說:

諾貝爾的遺囑存在銀行的金庫裏,現已打開。銀行將郵寄一份遺囑給你們。

諾貝爾的遺體遵照他的遺囑,先交醫院解剖靜脈血管,讓醫生查明死因。第一次喪禮在聖雷莫別墅舉行。他新交的一位朋友、教皇駐巴黎公使館的一位青年牧師蘇德布勞姆來到聖雷莫,並在他靈前致悼詞。

蘇德布勞姆的悼詞中說:

他所受的孤獨和磨難是他的命運,是天賜的結果,在眾人眼裏他是一位富有而顯赫的人,而也有人把他看做一位平常的人。現在他已經死了,讓我們不要永存這種錯誤,因為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所有和成就帶進墳墓。我們也必須拋棄這種塵世的幸福。

我們可以正確看待這位死去的人,雖然他富有,有親友的情愛,但他也是貧窮的。他孤獨地生活,孤獨地死去,沒有家庭的喜悅,沒有妻兒的安慰,這是他的選擇或命運。他的天性是不為名利所動,不為孤獨所苦,他一直到生命的末日,仍是熱心的、仁愛的。他的生命是高貴的。

遵照諾貝爾的遺囑,他的骨灰安葬在斯德哥爾摩近郊的“北方公墓”,與他的父母和兄弟合葬在一起。諾貝爾的墓碑是一座高約3米的灰色尖頂石碑。石碑正麵刻有“Nobel”幾個金字和諾貝爾的生卒年月,墓碑兩側刻有諾貝爾四位親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周圍是10棵柏樹。

碑上沒有諾貝爾的肖像,沒有浮華的雕飾,沒有關於他在人類曆史上寫下的輝煌!每一個知道諾貝爾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會感到這種樸素帶給人的心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