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以孱弱之軀去美國(1 / 3)

世界終於和平了,居裏夫人母女的小家庭也再度充滿了陽光,伊倫娜也已經21歲了,在索爾本大學專攻物理和數學,預備像母親一樣做一個科學家。14歲的艾芙則一心想做一個音樂家。作為母親的居裏夫人,對這兩個女兒都充滿著信心和期待。

1914年以來,關閉了五年的研究所的門再度被打開,居裏夫人又重新坐回所長的位子上。助手們也都好像戰事未曾發生過似的,熱心地開始工作。對人和事都不生疏的居裏夫人又因在戰爭中獲得了寶貴的體驗,那就是知道了“居裏療法”的效果,在戰後對各大醫院分送“有效管子”。但是居裏夫人也自知年歲過五十的自己健康情形已大不如從前。

暑假期間,她總是使身心盡量獲得充分休養,尤其喜歡麵臨英法海峽的布列塔尼避暑,時常跟淳樸的漁夫、農民們過著自然悠閑的生活。索爾本大學的教授們夏季也都大部分來此地相聚,劃船啦、唱歌啦、遊泳啦等,像小孩子一般作樂。海岸有大小無數的島嶼散布著,像圖畫一般美麗。

居裏夫人和兩個女兒借用了沙灘上最便於瀏覽風景的一棟別墅。有時候,海拉會從遙遠的華沙來看她們。秋季新學期開始時,居裏夫人便帶著健康的身體和愉快的心情回到巴黎來。

1921年5月20日16時,美國白宮會客廳的門打開了。首先走進會客廳的是法國駐美大使猶賽朗德,他挽著美國總統哈定的夫人;接著走進來的是美國總統華倫·哈定,他挽著居裏夫人;再後麵的是波蘭公使和麥隆內夫人、居裏夫人的兩個女兒和“瑪麗·居裏委員會”的一些知名女士們。大廳裏原來就站有許多人,包括科學家、政府官員以及美國和波蘭僑民中的一些名流。

居裏夫人仍然穿著那件著名的黑色長袍,肩上披著一條有鑲邊的黑色披巾。她就是這次美國總統尊貴的客人。

首先,法國大使猶賽朗德簡單地講了幾句表示感謝的話,接著是麥隆內夫人代表美國婦女界致辭。

再接下去,總統開始講話了。他說:“您曾有幸為人類完成了一樁重大的發現,今天,我受托贈送給您這一克鐳。我們能認識並擁有鐳,應該歸功於您。我們相信,您有了這點鐳,一定可以用來增加人類的知識,減少人類的痛苦。”

總統將掛有一枚金鑰匙的綬帶掛到居裏夫人的頸上,這鑰匙是用來打開放在桌上的那個桃木小匣子的,襯著鉛皮的匣子裏裝有一克鐳。最後由居裏夫人向美國總統和美國婦女界致謝。講話完畢,來賓列隊走過居裏夫人身旁,向她致以敬意。儀式的最後一項是全體攝影留念。這是居裏夫人和她的兩個女兒美國之行最隆重的一幕。

這次她們能到美國來訪問並接受美國婦女界饋贈的一克鐳,要得益於一年前一位叫麥隆內·瑪丁妮夫人的一次采訪。

1920年初,居裏夫人的一位好友、藝術家羅歇告訴她,說有一位美國女記者想來采訪她。居裏夫人一口回絕,她用常規的回答告訴羅歇:“我除了提供技術情報外,對新聞界一概不接待。”

羅歇說:“我知道你的規矩,但是,麥隆內夫人不一樣,你最好接見她,我相信你不會因為見了她而後悔的。你可以相信我嘛。”沒辦法,她隻好同意了。

麥隆內夫人曾經請她的朋友送一封信給居裏夫人,信上是這樣說的:

我的父親是一名醫生,他經常跟我說,人對社會的重要性是不能夠虛擬的,也不能誇大的,在這20年裏,在我的眼睛裏,我所看到的,你是非常重要的,夫人,我想見見你。

1920年5月的一個早晨,居裏夫人在鐳研究所那間小小的會客室裏接見了羅歇帶來的麥隆內夫人。

麥隆內夫人是美國一家著名雜誌《寫真》的主編,也是一位在美國很有名氣的大記者。她很早就對居裏夫人產生了崇敬的心理,但由於居裏夫人厭惡記者而一直不能有采訪的機會。這次通過羅歇,她終於實現了多年的夢想。

麥隆內夫人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道:

門開了,我看到一個蒼白的婦人,神色非常的憂鬱,這是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我似乎比夫人還要緊張,麵對這個毫無防備的婦人,我竟然說不出一句話來。

我們在談到專利的時候,我認為那種專利可以讓居裏夫人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富人,但是她卻說,鐳隻是一種元素,它是屬於整個世界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打聽到鐳的市場價格是每克十萬美元,居裏夫人的實驗室是剛剛建成的,其他設備還很不完善。

麥隆內夫人對居裏夫人的回答很是驚訝,麥隆內夫人參觀很多的大型的實驗室,知道裏麵是什麼樣的情形,他們那些大型的實驗室就好像是宮殿一般,建築都相當的宏偉壯觀,現在再看鐳的研究院,可以稱作是很簡陋了。

居裏夫人的實驗室是參照著大型的實驗室而建造而成的,麥隆內夫人看見過曾經有一些工廠在大量地提煉鐳,那些濃煙簡直是讓人不堪忍受。

麥隆內夫人和居裏夫人再一次密談,麥隆內夫人詢問居裏夫人需要什麼,居裏夫人回答道:“我需要鐳,一克鐳,這樣我就能繼續我的研究,但是由於鐳的價錢實在是太昂貴了。”

麥隆內夫人想起一個偉大的計劃,她要她的同胞贈送一克鐳給夫人。回到紐約之後,她想找十個有錢的婦女,十個女百萬富翁,勸她們每人出一萬元,湊起來買這件禮物,可沒有成功,她隻找到三個學術保護人肯如此慷慨。

麥隆內夫人後來想:“為什麼隻找十個有錢的婦女呢?為什麼不組織一個全美婦女捐款運動?”

在美國,隻有想不到的事,沒有辦不到的事。

麥隆內夫人立即組織了一個委員會,其中最積極的委員有威廉·佛·穆狄夫人、羅伯特·米德夫人、尼古拉斯·布瑞狄夫人、羅伯特·阿俾大夫和弗蘭西斯·卡特·伍德大夫。

她在新大陸的每一個城市中發起籌募居裏夫人鐳基金的全國性活動。在她拜訪居裏夫人之後不到一年,她就給她寫信說:

款已湊足,鐳是你的了!

這些美國婦女慷慨地援助居裏夫人,但是,她們也有一個交換條件,她們親切、友好地問她:“你為什麼不來看我們?我們願意認識你。”

居裏夫人猶豫不決。她永遠怕見人群,而美國是世界上最喜歡公開宣傳的國家,到那裏去拜訪是要遇到許多排場和折磨的,她想到這兒就覺得畏懼。

但麥隆內夫人堅持要她去,並把她的異議逐一掃除。

“你說你不願意離開你的女兒們麼?我們也請她們來。繁文縟節使你疲倦麼?我們擬定最合理的接待日程。來罷!我們替你安排一次很好的旅行,合眾國總統將在白宮裏親自把那一克鐳贈給你。”

居裏夫人感動了。她抑製住自己的一些顧慮,在54歲的年紀進行平生第一次重大的正式旅行,並承擔了這次旅行的種種義務。

這次遠行使她的女兒們高興極了,她們預備起程。艾芙逼著她的母親去買了一兩件衣服,勸她把她最喜歡的服裝,就是那件最舊的、顏色褪得最狠的衣服留在巴黎。

居裏夫人周圍的人都很興奮,各報章都描寫大西洋彼岸等著居裏夫人的種種儀式,當局斟酌給這個女學者何種尊崇,使她能帶著配得上她的盛名的榮譽頭銜到合眾國去。美國人一定很難理解居裏夫人竟然會不是巴黎科學院院士,他們一定驚訝她竟會沒有榮譽勳位……當局很快就贈給她十字勳章,但是她第二次又拒絕接受;後來她請求把這種騎士勳章授予麥隆內夫人。

1921年4月27日,《我都知道》雜誌發起給居裏夫人開歡送會,在巴黎大劇院舉行,當日所得款項全部歸鐳研究院。

在歡送會上,先是有法國政界人士萊昂·貝哈爾、教授讓·佩韓、著名大夫克婁德·瑞果演說,然後是遊藝節目,由組織這次歡送會的法國劇作家、導演薩沙·吉特利邀集的著名演員和音樂家演出,當時已經上了年紀而且很衰弱的薩拉·柏娜和呂西昂·吉特利,都參加這次表示敬意的演出。

5月4日,居裏夫人和她的兩個女兒乘坐白星輪船公司的“奧林匹克號”輪船離開歐洲前往美國。在船上,她們受到了船主殷勤的招待,他親自將她們母女送到她們的臥艙,這臥艙是專門為新婚夫婦蜜月旅行設置的。

這三個女子的衣服隻裝了一個衣箱,但是她們占用了船上最華貴的房間。瑪麗看見太講究的器具和太複雜的食物。總是本能地撅著嘴,像疑心很重的農民一樣。

她關在自己的房間裏,上兩重鎖,躲避那些來向她講話的人。

她回憶她那簡單而且平靜的日常生活,想借此忘掉她的正式任務。

1921年5月10日,居裏夫人寫信給讓·佩韓夫人說:

親愛的亨利埃特:

我在船上收到你寫的親切的信,它給我很大的安慰,因為我離開法國作這次不合我的口味和習慣的遠遊,心裏不能沒有顧慮。

我不喜歡這次遠渡重洋,大海顯得憂鬱、陰暗、很不平靜。我雖然沒有病,可是覺得頭暈,我大部分時間都留在房間裏。我的女兒們似乎很滿意。麥隆內夫人和我們一起旅行,盡力與她們親近,她真是和藹極了,友善極了。

我想著拉古埃斯特,想著我們不久就要和朋友們一起在那裏過的快樂光陰,想著你要來和我們一起在那裏過有限的安靜時光的那個花園,並且想著我們兩個人都很喜愛的那個柔和的、蔚藍的大海,它比這個沉默冰冷的大洋令人舒服多了。我也想著你快要生產的小孩,這個孩子是我們那親密的一組人中最小的一個,是下一代的第一個。在這個孩子誕生之後,我希望還有更多的我們兒女的兒女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