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生命
我們應該在一種理想主義中去尋找精神力量,這種理想主義使我們不會驕傲,而能使我們把希望和夢想達到高尚的境界。——居裏夫人
1914年7月30日,居裏夫人盼望已久的鐳研究所終於全部竣工了。然而,一場荒謬絕倫的戰爭卻即將爆發。居裏夫人不願相信人類相互殘殺的戰爭真的會爆發,但殘酷的事實卻毫不留情地粉碎了她的期望和夢想。
20世紀初葉,以英、法、俄為一方的協約國,和以德、奧、意為核心的同盟國,在爭奪商品市場和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中,矛盾日趨激烈。
1914年6月28日,這正是居裏夫人的鐳研究所開始啟動的前兩天,發生了在塞爾維亞薩拉熱窩謀殺奧地利皇儲弗朗茨·斐迪南的事件,這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
原來巴黎人還天真地揣度法國不會卷入戰爭,但8月3日,這個夢想也被徹底地擊破了,接著是總動員令。
奇怪的是,巴黎人似乎像在狂歡節中接受這一動員令似的,沒有人想到流血、化膿、殘廢、死亡、寡婦、孤兒、斷壁殘垣。有的隻是錦旗招展,節日般的歡樂和親人臨別前的豪言壯語。
作戰的雙方都相信聖誕節以前就會結束戰爭,然後凱旋。那時,走向戰場的親人將在胸前戴滿勳章,載譽而歸,成為法國的英雄!
居裏夫人周圍的科學家,除了老弱病殘以外,都走上了前線。佩蘭成了工兵軍官,德比爾納、朗之萬、她的侄子和實驗室的小夥子們以及許多大學生們,都走了!
居裏夫人寫信給她的女兒們說:
親愛的伊倫娜、艾芙:現在局麵變得日趨的危險,我們將要隨時等待著動員的命令,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應該動身了,但是,你們不要慌亂,要鎮定一些,勇敢一些,我們要盡力做有意義的事情。
居裏夫人也不能再繼續研究下去了,她想,當人們都上前線的時候,她也應該為法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居裏夫人做了最快的決定,決定像許多勇敢的法國女子一樣,去做醫護人員,她立刻取得了衛生服務的相關的工作證件。
在醫療服務的機關裏她發現了一個問題,她發現軍隊醫院和各戰地醫療隊非常缺少X光機,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外科手術的準確性和拖延及時進行外科手術的時間,而這種延誤會大量增加軍人的死亡率。
居裏夫人立即決定由她出麵組織一個車隊,車上將裝備有X光機和受過訓練的技術人員,由他們在戰場上及時為傷員進行透視檢查,以保證外科醫生及時而準確的手術。
她向陸軍有關部門提出了自己的設想。盡管她作了許多解釋,陸軍部門仍然感到困難太多:“哪兒有那麼多的X光機?這得花多少錢哪?還有技術人員!”
“可這是為了挽救軍人的命呀!難道不應該花這筆錢嗎?”要求沒有得到批準,居裏夫人那百折不撓的勁頭又來了。她把目光轉向慈善家們,他們中間有的人很富有,也不乏品格高尚的人。
經過她的多方呼籲,雖然不少人吝嗇得一毛不拔,但她總算弄到了許多捐贈的汽車和資金。然後她在每台汽車上裝備一台小發電機,一台手提X光機,必要的照相器材,並配備一名醫生、一名助手和一名司機。
居裏夫人在波爾多並沒有引起注意,但是離開的時候卻引起了熱烈的評論,她所乘坐的列車裏,隻有居裏夫人一個是普通的百姓,這輛車開得極其緩慢。有一個戰士在他的背包裏拿出一大塊麵包遞給居裏夫人,她接受了,因為她實在是太餓了。
1914年11月1日,即開戰後的第三個月,居裏夫人最開始裝備的20多輛戰地透視車終於駛向了戰場。這時,戰場上已經死去了30多萬人,還有30多萬人受傷急需治療。
居裏夫人這時已經是47歲的人了,身體一直很不好,但現在她的精力卻讓許多身強力壯的軍人都吃驚。見到她的人,都會想到這是一位像火一樣熱情、剛強的女性。她自己很快學會了開汽車,她常常自己開著那灰色的,側麵塗有一個大大紅色“十”字的透視車在戰場上日夜奔馳。
居裏夫人就是這樣不知疲倦地奔波著,從來不會要求別人對她特別照顧,她會忘了吃早餐,忘了吃晚餐,什麼地方都可以睡覺,對於不舒服的事情絲毫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