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與愛因斯坦的友誼(1 / 1)

1913年夏天,居裏夫人身體逐漸好轉,她決定帶上兩個女兒到瑞士東部地區安卡丁去作徒步旅行,順便去會會不久前調到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任教的愛因斯坦。

幾年來,居裏夫人和愛因斯坦之間有極好的友誼,他們彼此欽佩,他們的友誼是坦白而且忠實的。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有時候講德語,有時候講法語,他們喜歡不斷地討論物理學原理。

居裏夫人的女兒們在前麵跑著做著先鋒,這次的旅行使她們高興極了,愛說話的愛因斯坦變得精神煥發,並且和居裏夫人一起探討著在他心裏一直縈繞著的一些理論,而居裏夫人有著極其豐富的數學知識,是在歐洲極少了解愛因斯坦的人之一。

慶祝儀式在工農業博物館舉行,22年前的瑪麗正是在這兒走上了通向科學殿堂之路。俄國統治當局不敢對舉世聞名的居裏夫人說三道四,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佯裝不知。當居裏夫人出現在主席台上時,整個大廳的歡呼聲、掌聲久久不息,人們為波蘭出現了如此偉大的人物而熱淚盈眶。居裏夫人在台上用波蘭語作了鼓舞人心的講話。

1913年,正是愛因斯坦在緊張思考廣義相對論中的“等效原理”的時期。愛因斯坦曾經生動回憶過他的思考過程:

1907年的某一天,我正在泊爾尼專利局的一張椅子上坐著,一個想法突然襲上心頭:如果一個人自由落下,他將不會感到自己的重量。我不禁大吃一驚,這個極簡單的想法給了我深刻難忘的印象,並把我引向了引力理論。

的確如此,再過兩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是建立在與這個墜落有關的等效原理和另一個叫“相對性原理”兩個原理基礎之上。

愛因斯坦在與居裏夫人的談話中驚訝地發現,居裏夫人的理論物理水平非常之高,她幾乎總能領悟他最近關於廣義相對論的研究。

居裏夫人感到振奮,她終於能在公眾場合用波蘭語發言。同胞們為此高呼“居裏夫人萬歲”!

接下來她又參加了許多團體的活動,華沙人為能夠見到波蘭人的驕傲和鐳之母居裏夫人而激動萬分。

有一次在婦女團體的招待會上,居裏夫人突然看見一位滿頭白發的婦女坐在前排。她愣住了:我認得她,居裏夫人的大腦飛速地檢索著自己的記憶庫,最後定格了:“啊,是西科爾斯卡校長!”

她立即站起來向滿頭白發的西科爾斯卡校長走去。到了她的麵前,居裏夫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西科爾斯卡校長,您好!”

“你還記得我,瑪麗?”

“我怎麼會忘記我敬愛的老師呢?您是我的恩師呀。”

瑪麗擁抱著老師,熱情地吻了吻這位滿臉皺紋的恩師的臉。西科爾斯卡已是滿臉淚水,泣不成聲了。作為一位教師,最大的喜悅大概也就莫過於此了。瑪麗感激的淚水與恩師喜極的淚水在一起流淌,流淌。

會場上的人們無不為這感人的一幕所激動,人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向這對師生致敬!為人類最美好的情操致敬!

從波蘭回到巴黎後,她又應邀去英國的伯明翰,接受伯明翰大學名譽博士證書。居裏夫人羞怯,寡言少語,文雅而自信。人人都想看到她,但隻有少數人能夠如願以償。

記者們伺機提出種種問題,但她都能巧妙地應對過去,而且一個勁兒地讚揚盧瑟福。這當然不能讓記者們滿意,但他們隻能得到這些。

居裏夫人在伯明翰提醒英國和世界科學界:鐳的發現隻不過是一個序幕而已!鐳的發現僅僅是一個序幕!那該是多麼了不起的見解呀!

在當年舉行的第二屆索爾維會議上,居裏夫人作了《放射性衰變的規律》的發言。

1913年她發表了一篇《在液氫的溫度下的鐳的輻射》文章,這是她與荷蘭著名科學家卡末林—昂內斯合寫的,分別用英文和法文發表。

1914年她又寫了一篇《放射性元素及其分類》。

此後,直至1920年才繼續發表文章,這其中有5年時間她一篇文章也沒有發表。這是因為在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