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來,直視他說:“剛才讓您做的這些,叫做極限訓練,因為我們在海上作業,隨時會遇到危險,所以要求隊員身上一定要有極強的承受力,承受各種危險的考驗,才能完成海上作業任務。可惜,前麵三次你都通過了,隻差最後一點點,你沒有喝到自己衝的甜咖啡。現在,你可以走了。”
承受痛苦壓抑了人性本身的快樂,但是成功往往就是在你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痛苦之後,才會在某個方麵有所突破,實現最初的夢想。可惜,許多時候,我們總是差那一點點……
因為一點點的不順而怒火中燒,正是很多年輕人的缺陷,正如上例,一點小事都承受不了,最後的結果隻能是丟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有時,你的憤怒情緒將會阻止你做不好事情。成大事者是不會讓憤怒情緒所左右的——他們懂得如何克製、疏通自己的情緒。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那裏,氣呼呼地對他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夥。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後拿給總統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裏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幹什麼?”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裏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林肯總統這種控製情緒的辦法值得我們借鑒。
現實生活中,讓人生氣令人發怒的事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但作為一個有頭腦的冷靜的人,為了更好地、安寧地生活和工作,理智地處理各種不愉快,就需要以忍製怒,如果不忍,任意地放縱自己的感情,首先傷害的是自己。
我們也會經常因一些繁瑣的小事而影響心情,甚至是影響到一個原本鮮活的生命。輕易擊垮人們的並不是那些看似滅頂之災的挑戰,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極細微的小事左右了人們的思想,改變了原來的意誌,最終讓大部分人一生一事無成。生活是忙忙碌碌的,所以要求人們去清點那些無需勞神去忙的無畏的瑣事,然後果斷地將那些無益的小事拋棄,沒有必要去理它。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短短的幾十年人生,何不讓自己活的快活一點,瀟灑一點,何必整天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閑氣呢?如果遇到中傷或誤解的事,氣量大一點,裝裝糊塗,他人氣我我不氣,一場是非之爭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你也落得瀟灑,而等到終於水落石出,人家還會更加敬重你這個人。
人生難免求人,求人辦事要注意技巧
劉濤是一家私營電場的辦公室主任,他為一個親戚到某單位找份工作,本來雙方單位已經同意,隻等人事經理辦個手續就成了,然而他去了幾次公司,都沒有結果,公司方麵老是推托,說辦事哪有這麼快的,要等一等再說。舉手之勞的事卻在公司卡了殼,這讓劉濤百思不得其解。
一次去這個公司,時值暑夏,炎熱無比,但公司的辦公室裏既沒開空調,也沒有吹電風扇,坐在辦公室裏的人衣服都能擰出水來。悶熱讓每個人心情都很煩躁,公司的人一見劉濤,就麵露難辦之色。
劉濤在這個公司辦公室隻待了幾分鍾,就熱汗淋淋,以前他沒有在意,這次他才恍然大悟,原因因為供電緊張,為了保證工廠正常生產,就將城裏的一些單位停了電。所以這家公司的空調和電風扇都轉不起來。公司的人知道劉濤是一家私營電場的,他要送電給這家公司,也是舉手之勞的事,隻是劉濤沒有想到這一層,這家公司的人也不便說,所以就拖著他所求的事不辦。
劉濤明白過來以後,趕緊回到電場,跟經理說明了這家公司的情況,馬上就給這家公司送了電。
幾天後,劉濤再去這家公司辦事時,那些人笑臉相迎,痛痛快快就將他所求之事給辦了。
求人難,難於上青天,這是每一個曾經求過人或者正在求人共同的感歎。人生在世,誰願求人?可人生在世,誰又能不求人?
求人辦事時,應看準時機和把握火候,最好先打聽一下,他的心情好不好,如果他的心情不佳,就不要找他;工作繁忙時,不要找他;如果吃飯時間已到,也不要找他;休假前和度假剛返回時,也不要找他。因為在這些時間,你同他談起工作不相幹的問題,他多半會拒絕。凡他拒絕的事你若再提起,隻會增加不愉快,還會給別人留下一個難纏的印象。因此,求人辦事時,選好時機是很重要的。
求人辦事時,如果讓對方知道你和他有著共同的利益,雙方必須結成利益同盟,才能取得共同的利益,那事情自然就好辦多了。利益的相通性,同一性和互補性是建立在團結一致,同心協力的基礎上的。隻有這樣,才能求得一榮俱榮,避免一損俱損的結果。
戰國時代後期,經過商鞅變法後的秦國逐漸強大起來,成為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均無力單獨抗擊強秦的侵略。為了與強大的秦國對抗,保障弱小國家的利益,六國聯合,勢在必行。
公元前314年,蘇秦先到燕國,向燕文王指出,自己的國家與燕國有著共同的敵人、共同的利益,在強大的秦國麵前,各小國好比風中的蠟燭,隻有大家聯合起來,才能保護各國的利益不受侵犯。他勸說燕文王應與近在百裏的趙國聯合,以防千裏之外的強秦。
燕文王接受了蘇秦的建議之後,蘇秦又來到趙國,向趙肅侯指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他說:“秦國進攻趙國,是因為顧慮韓、魏二國襲其後方。如果秦國先打敗韓、魏,再舉兵攻趙,那麼趙國的災難就到來了。”蘇秦還向趙王指出:六國之地五倍於秦,六國之兵十倍於秦,如果為了共同的利益,能夠合六為一,同心同德,必定能打敗秦國。因此,他希望趙王邀請韓、齊、楚、燕等國國君進行談判,共商六國聯合抗秦大業,這樣,秦國就不敢進攻六國中的任何一國了。
在整個遊說過程中,蘇秦抓住了各國都要維護自己的利益,秦國是他們的共同敵人這一主線,講明六國有著共同的利益關係,合則可以抗強,分則有被秦國各個擊破的危險,因此,同舟共濟,聯合抗秦,才是保護自己國家利益不被分割的惟一選擇。
讓對方知道你與他有著共同的利益,對方才會竭盡全力去做。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不去努力的。
托人辦事,態度要誠懇,盡量向人家講明白自己做此事的目的、作用,把事情的原因、想法告訴人家,說話不要支支吾吾,不要讓對方覺得你不相信他。同時要維護對方的麵子,照顧人家的意願,巧妙提出自己的要求,講究分寸,讓對方在不經意中,接受你的的請求。可用以下幾種方法提出請求:
1.在提出請求時把具體原因講出來,使對方感到很有道理,應該給予幫助。例如:“隔行如隔山,計算機我一點不懂。你是內行,隻好請你幫我修了!”
在提出請求時,如果把有關理由請清楚,就會顯得合乎情理,令人欣然接受。
2.委婉提出請求,以商量的口氣把有關請求提出來,講得比較婉轉一些,令人比較容易接受。例如:“你能否幫我把這事辦好?”(比較:你一定要把這件事給我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