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行動起來,改變就從今天開始
世上沒有任何事情比下決心、立即行動更為重要,更有效果。因為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為的時機隻有一次,那就是現在。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有一位名叫法蘭克的年輕人。由於家境貧寒,他隻好去芝加哥尋找出路。在繁華的芝加哥城轉了好幾天;法蘭克也沒找到一處容身之所,於是便買了把鞋刷給人擦皮鞋。
半年後,法蘭克覺得擦皮鞋不賺錢,於是用微薄的積蓄租了一間小店,邊賣雪糕邊擦鞋。雪糕生意比擦鞋強多了,歡喜之餘,他又開了一家小店賣雪糕。誰知雪糕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後來他幹脆不擦鞋了,專門賣雪糕,還請了兩個幫工。
如今,法蘭克的“天使冰王”雪糕已擁有全美7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在全球六十多個國家有超過四千多家的專賣店。
巧的是,有一位叫斯特福的年輕人,跟法蘭克幾乎同時到達芝加哥。斯特福的父親是位富有的農場主,農場主送自己的兒子上了大學,還讀了研究生,他希望兒子能成為一位大商人。就在法蘭克給別人擦鞋的時候,斯特福正住在芝加哥最豪華的酒店裏進行市場調查。耗資數十萬,經過一年多地周密調查和精確分析,斯特福得出的結果是:賣雪糕。而法蘭克此時已經擁有了數家雪糕專賣店。
當斯特福將調查結果告訴父親時,農場主氣得差點暈倒,他怎麼也想不到,他的兒子眼光居然淺薄到了賣雪糕的程度。斯特福再次對市場進行精確調研後,還是覺得賣雪糕才是最好的生意。又過了一年,斯特福終於說服了父親,準備打造雪糕連鎖店。而此時法蘭克的雪糕店已經遍布全美。最終,斯特福無功而返。
成千上萬的人都擁有雄心壯誌,為什麼很多人沒有如願以償,甚至在溫飽線上掙紮?其中大多數人一直在思考、在夢想、在推延行動。並不是不想行動,隻是想過一段時間在開始,這樣一晃就是一生。而那些成功者卻從來不拖延,也不會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動,而是今天、現在就動手去做。
有一次,沃爾特·B·皮特金在好萊塢時,一位年輕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個大膽的建設性方案。在場的人全被吸引住了,它顯然值得考慮,不過他們可以從容考慮,然後討論,最後再決定如何去做。但是,當其他人正在琢磨這個建議的時候,皮特金馬上把手伸向電話並立即開始向華爾街拍電報,電文陳述了這個疑案。當然,拍這麼長的電報所費不菲,但它轉達了皮特金的信念。出乎意料的是,一千萬美元的電影投資立刻就因為這個電文而拍板簽約了。
假如他們拖延行動,這項方案極可能就在他們小心翼翼地漫談中自動流產,至少會失去它最初的光輝。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諸行動——許多人會羨慕他辦事如此簡明,事實是,他之所以辦事簡明,就是因為他在長期磨練中養成了“立即行動”的習慣。
做事就是這樣,如果你行動不夠迅速,別人就會搶先一步,想把事情做好,就必須行動迅速,先下手為強,把辦事的主動權先握在自己手裏。
1875年春的一天,美國實業家亞默爾像往常一樣在辦公室裏看報紙,一條條的小標題從他的眼中溜過去。當他看到了一條幾十個字的時訊:墨西歌可能出現豬瘟時,他的眼睛突然發出光芒。
他立即想到:如果墨西哥出現豬瘟,就一定會從利福尼亞、得克薩斯州傳入美國,一旦這兩個州出現豬瘟,肉價就會飛快上漲,因為這兩個州是美國肉食生產的主要基地。
他的腦子正在運轉,手已經抓起了桌子上的電話,問他的家庭醫生是不是要去墨西哥旅行?家庭醫生一時弄不清什麼意思,滿腦子的霧水,不知怎麼樣回答。
亞默爾約醫生見了麵,並說服他的家庭醫生,請他馬上去一趟墨西哥,證實一下那裏是不是真的出現了豬瘟。
醫生很快證實了墨西哥發生豬瘟消息,亞默爾立即動用自己的全部資金大量收購佛羅達州和得克薩斯州的肉牛和生豬,很快把這些東西運到了莢國東部的幾個州。
不出亞默爾預料,瘟疫很快蔓延到了美國西部的幾個州,美國政府的有關部門令一切食品都必須從東部的幾個州運入西部,亞默爾的肉牛和生豬自然在運送之列,由於美國國內市場肉類產品奇缺,價格猛漲,亞默爾抓住這個時機狠狠地發了一筆大財。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足足賺了100萬美元。
他之所以能夠賺到這樣一大筆錢,就是因為他比別人搶先一步,迅速行動,更好的把握住了商機。
成功者馬上行動,決不拖延。時間是寶貴的,21世紀打的是速度之戰,如果你不搶在別人前麵,別人就會把你甩在後麵。
每一個成功者都是行動家,不是空想家;每一個賺錢的人都是實踐派,而不是理論派。“我開始決定,我要養成迅速行動的好習慣。”這是成功人士每天都會告訴自己的。迅速行動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做事的態度,也是每一個成功者共有的特質。
宇宙有慣性定律。什麼事情你一旦拖延,你就總是會拖延,但你一旦開始行動,通常就會一直做到底,所以,凡事行動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行動應該從第一秒開始,而不是第二秒。
隻要從早上睜開眼睛那一刻開始,你就迅速行動起來,一直行動下去,對每一件事都要告訴自己立刻去做,你會發現,你整天都充滿著行動力的感覺,這樣持續三個星期,你可能就養成了迅速行動的好習慣了。
所以,現在看到這裏,請你不要再想了,再想也沒有用,去做它吧!任何事情想到就去做!現在就做!去行動!
人生中沒有借口,成功,更不需要借口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會遇到很多的失敗,隻不過有的是大失敗,有的是小失敗。而每個人麵對失敗的態度也都不一樣,有些人不把失敗當回事,他們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也有人拚命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他的失敗是因為別人扯了後腿、家人不幫忙,或是身體不好、運氣不佳等。總之,他們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
於是,各種借口造成的消極心態,就像瘟疫一樣毒害著他們的靈魂,並且互相感染和影響,極大地阻礙著他們正常潛能的發揮,使許多人未老先衰,喪失鬥誌,消極處世。對於這些人來說,借口已經“吃掉”了他們做事的希望。
阿強和阿亮是少年時代的同鄉,有一天兩人在街上偶遇,十幾年未見麵,大家都頗為感慨,於是親切地聊起來。然而,在談到未來打算時,阿亮說自己已經“老”了,“現在隻是為了孩子賺錢,還有十幾年就要退休養老了,沒有其他想法了”。阿強卻興奮地講敘了一大串的計劃設想。
阿亮才三十五六歲,怎麼就等待退休養老呢?怪不得我們這個社會有那麼多失敗者,他們不努力去追求成功,卻隨意找借口,迎接和等待人生的失敗。
阿亮在少年時代是一個中等偏上智力水平的人,家境也不錯,父親是國家幹部,母親也有工作,在當年可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家庭。他現在在某國營公司當職員,當過兵,老婆在機關工作,他們有一個男孩在讀小學。在當今中國,他是一個擁有三口之家的典型男子。按說他現在最具有條件去設立某個目標,努力攀登。遺憾的是,他竟然放棄了一切追求。年齡的借口顯露了他的消極心態。
三十五六歲是最有作為、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人們已經成熟,容易認識和把握自己。許多大成功者,大都是在30~60歲的年齡階段完成的。
北京天安製藥集團總裁克鍵,49歲才開始辭職創業。山東乳山百萬富翁、養蚶專家辛啟泰,50歲才從海邊灘塗上尋找成功之路。四川“蚊帳大王”“楊百萬”,66歲才從擺小攤開始做生意。美國前總統裏根73歲還參加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