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由於陳安之呈上的履曆表毫無回音,於是他費盡方法找到主管這件事的總經理麵談,表達了他的工作意願。誰知那位總經理除了強調工作難度之外,並質疑總換工作的陳安之是否有恒心毅力長期從事這份工作。
總經理說:“你和別人一樣,等明天上午統一發布錄取名單吧!”
陳安之回答:“當我把履曆表交給你的時候,就表示我已經下決心要這份工作了,而且一定要,為了不必麻煩,你還是現在就錄取我吧!”
但是,那位總經理仍然搖頭,要陳安之等明天的答複。
陳安之心想,我不能等到明天哪!便立刻詢問他公司裏最佳的銷售業績,並保證成為最棒的推廣講師,鍥而不舍的推廣自己。最後,總經理被感動了,他問陳安之:“你7月21號可不可飛去賓州工作?”
陳安之大叫一聲:沒問題!隨即感動得流下淚來,他知道,他的命運即將改變。
8個月後,陳安之成為公司最棒的銷售人員之一。
陳安之的事跡告訴我們,隻要你真正下決心去改變,無論你經受多麼大的挫折,多麼多的失敗,你都能戰勝命運。當然,我們所下的決定必須是一個由衷的決定,這意味著除了照著決定去做,心裏不再有其他想法。這種由衷的決定,就像是在水泥地上刻出一道痕,而不是在沙地上畫一條線,清清楚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這道明顯的刻痕會帶給你力量,不達成所認定的目標絕不中止。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生活也不可能圓滿無缺。你可能會經曆陳安之似的挫折和痛苦,但你應該堅信:你就是自己命運的主宰,隻要自己願意,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你就能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記住,是決心,而非命運在決定你的人生!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隻要戰勝自我才能獲得重生
約瑟芬是一個工作相當認真,做事也很盡職盡責的鐵路公司調車員。不過他有一個缺點,就是對人生很悲觀,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
一日,約瑟芬不小心把自己關在了一輛冰櫃車裏。他在冰櫃車裏拚命地敲打著、叫喊著,可全公司的職員早已下班給老板過生日去了,根本沒有人在,約瑟芬的手掌敲得紅腫,喉嚨叫得沙啞,也沒人理睬,最後隻得絕望地坐在地上喘息。
他愈想愈可怕,心想,冰櫃裏的溫度在零下二十度以下,如果再不出去,一定會被凍死。他隻好用發抖的手,找來紙筆,寫下遺書。
第二天早上,公司裏的職員陸續來上班。他們打開冰櫃,發現約瑟芬倒在裏麵。他們將約瑟芬送去急救,但他已沒有生還的可能。大家都很驚訝,因為冰櫃裏的冷凍開關並沒有啟動,這巨大的冰櫃車裏也有足夠的氧氣,而約瑟芬竟然給“凍”死了!
其實約瑟芬並非死於冰櫃的溫度,她是死於自己心中的冰點。因為她根本不敢相信一向不能輕易停凍的這輛冰櫃車,那天恰巧因要維修而未啟動製冷係統。她的“不敢相信”使他連試一試的念頭都沒有產生。他徹底被自己打敗了。
悲觀者最大的不幸就是沒有勇氣戰勝不幸。如果把我們日常所經曆過的種種痛苦煩惱分析一下,你會發現,這些痛苦的來源有一大部分都是戰勝不了自己所造成的。
一生中,我們可能戰勝過很多人,可我們卻經常被自己打敗。我們放棄機會,不是別人要我們放棄,而常常是自己主動放棄機會;我們停止奮鬥,不是別人阻止了我們,而常常是自己主動停下來;甚至,我們不想再活下去,也不是別人不要我們活下去,而是自己對生命失去了熱愛。
所以,人活著就不應該悲觀。隻要有勇氣麵對,人生便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1995年6月29日下午6時,韓國漢城突然迸發出一陣震天動地的轟隆聲,名聞遐邇的三豐百貨大樓在一瞬間倒塌了。近千人在刹那間被埋入瓦石之下。
在這場因“劣質施工”而造成的韓國曆史上最大的慘案中,有458人死亡,950人受傷。同時,在這場無法逃避的浩劫中,有27人在超越了“死亡極限”後生還,在人類災難史上創造了“漢城奇跡”。其中最典型的是“最後一名生還者”創造的“神話”。
7月15日挖掘救援進行到了第16天,在場的所有援救人員,甚至幾乎所有的國民都認為,這種挖掘隻不過是一種“明知無望而為之”的“人道主義盡職”行為而已。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事竟然發生了。上午11時左右營救人員挖到了一個洞口後,有一人忽然聽到洞下隱隱約約傳來女人的哭泣聲!他大吃一驚,忙叫別人來聽,人們當即停止說話,許多人向洞裏伸長脖子細聽,隨即,他們不約而同地驚叫起來:“真的有人!”
為了避免“可能的傷害”,營救人員當即決定改用手挖。經過20多分鍾的奮力搶挖後,一名誌願救援人員拿著手電筒鑽入這個散發出陣陣腐臭味的窄小洞口。幾分鍾後,他發現在這個廢墟洞底,在一堆正在腐爛的屍體旁邊,一位姑娘正睜大眼睛盯著他!
一個在廢墟中埋了16天被困377小時的人竟奇跡般生還了!當援救指揮人員詢問她時,她以清晰的語言回答:“我叫樸勝賢,今年19歲,是三豐百貨大樓兒童服務部的售貨員。”
醫生對她做了緊急處理後,驚奇地問:“你是靠什麼來維持生命的?”
她的回答竟然是:“沒有吃過一點東西,沒有喝過一滴水。”這使所有在場的醫務人員都難以置信,不少人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恢複體力後的樸勝賢向前來采訪的記者談了三點原因:
首先,我有一個超乎尋常的信念:我決不能死,我還年輕,我熱愛生命;我深深知道我的父母、家人、親戚、朋友都渴望我能活;我不斷地想象他們如何企盼我活下去的情景,此外,我也相信我決不會死。因為我深信營救人員一定在千方百計竭盡全力挖掘尋找。
這樣一想,我的心情反而平靜了,開始想睡覺,讓自己盡情地睡,一天睡多少小時已經無法知道,我也不想知道,到後來便成為昏睡。有時簡直一天24小時都在昏昏沉沉地睡。”
在睡夢中,我會做許多奇奇怪怪的夢,但都不是惡夢。最奇妙的是,每當我饑渴難忍時,我總是會夢見一名憨厚善良的小和尚。他每次見到我都送我一個我最愛吃的又酸又甜的大蘋果,我吃了以後,不餓也不渴了。”
那麼這些“樸式經驗”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有。一位著名人體生理學家陳述了如下理由:
首先,頑強的求生信念確實是延長生存的一咱最佳心理良藥,人類遇難史的許多事實都證明,其它情況都相同時,求生信念越強的人存活的時間也越長。這是由於在嚴重威脅生命環境中,強烈的求生信念作為一種心理亢奮,能夠調節大腦中樞神經的強度,使細胞的抗死亡能力大大增強。
其次,熾烈的求生信念同沉睡相結合,會形成一種最佳身心狀態。在無食無水的險境中,睡眠實際上是一種減少體能和營養消耗的最佳狀態。但是,求生信念不強的睡眠卻容易造成在昏睡中悄悄死去。這是由於大腦的中樞神經的求生調節功能太弱造成的。而在強烈的求生信念的支配下,長時間地處於睡眠狀態是一種最佳狀態。”
最後,夢中送果則更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無意識求生技巧。這種夢境是在強烈信念的支配下,處於深睡的人奇妙的潛意識造成的,這種欲望潛意識的作用不可低估。夢中送果與望梅止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人們常說:“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其實誰也沒把你打倒,能打倒你的隻有你自己”,所以,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即使身處絕境也千萬不要說自己不行,要相信自己,最終才能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