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張愛玲簡介(2 / 3)

1944年,《萬象》月刊連載長篇小說《連環套》,《雜誌》月刊刊載《必也正名乎》、《紅玫瑰與白玫瑰》、《殷寶灩送花樓會》、《論寫作》、《有女同車》、《走!走到樓上去!》、《說胡蘿卜》、《詩與胡說》、《寫什麼》、《忘不了的畫》、《等》、《年青的時候》《花凋》、《愛》。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傳奇》由上海雜誌社出版發行。《天地》雜誌刊載《童言無忌》、《造人》、《打人》、《私語》、《中國人的宗教》、《談跳舞》、《道路以目》、《燼餘錄》、《談女人》。《小天地》雜誌刊載《散戲》、《炎櫻語錄》。《苦竹》月刊刊載《談音樂》、《自己的文章》、《桂花蒸阿小悲秋》。

1944年,張愛玲與文化漢奸胡蘭成結婚,炎櫻作為證婚人。 1945年,《雜誌》月刊連載《創世紀》、《姑姑語錄》、《留情》、《蘇青張愛玲對談記》、《吉利》、《浪子與善女人》。《小天地》月刊刊載《氣短情長及其他》。《天地》月刊刊載《卷首玉照及其他》《雙聲》、《我看蘇青》。《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

1947年,《大家》月刊刊載《華麗緣》、《多少恨》。《傳奇》(增訂本)由上海山河圖書公司出版。與電影導演桑弧合作從事影劇活動,寫出三部電影劇本《太太萬歲》、《不了情》《哀樂中年》(與桑弧合編)。與胡蘭成離婚。

1948年,梁京為筆名在上海《亦報》連載《十八春》(後改名:“半生緣”)。1949年上海解放後,以梁京筆名在上海《亦報》上發表小說。

1950年,參加上海第一屆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 。

1951年—1960年

1951年,十一月《十八春》由上海《亦報》社出版單行本。十一月四日至次年一月二十四日,《小艾》(中篇小說)在《亦報》第三版發表。

1952年,赴香港,向香港中文大學申請複學獲準。赴港後,在美國駐香港新聞處工作。寫電影劇本《小兒女》、《南北喜相逢》。翻譯《老人與海》、《愛默森選集》、《美國七大小說》(部分)。

1954年,《秧歌》、《赤地之戀》在《今日世界》連載,後在香港出版英文本及中文本。《傳奇》改名“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在香港由天風出版社出版。《今日世界》出版社刊行譯作《無頭騎士》。

1955年,秋天乘“克利夫蘭總統號”離港赴美。與好友炎櫻同去拜訪胡適。

1956年,得Edward Mac Dowell Colony的寫作獎金。 8月,36歲的張愛玲與65歲的賴雅結婚。

1957年,母親在英國病逝。

1958年,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編《情場如戰場》、《桃花運》、《人才兩得》等劇本。

1960年,成為美國公民。

1961年—1970年

1961年,張愛玲為了搜集寫作材料,自美飛台轉港。這是張愛玲唯一的台灣行,後來寫入英文散文題目是《重回前方》。十一月到港後為電懋電影公司趕寫了兩個劇本,其中之一是1961年極為賣座的《南北和》續集《南北一家親》。在台灣旅行期間,丈夫賴雅在美中風癱瘓,此後對張愛玲的生活和精神都是相當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