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後記(1 / 2)

終於,終於寫完了。

從寒假到暑假,寫了8萬8千字,終於,這個故事結束了。

實在是有,大大地鬆了一口氣,放下一副重擔的感覺啊~~

說到三分之二,就先得說說山大王。

當時寫的時候,也有人問我於波(鬥子)是不是喜歡晴川。恩,這個問題我當時考慮了之後,覺得直接寫於波喜歡晴川過於老套,但是要說他不受影響,好象也有硬拗的感覺。所以就想,另寫一篇,單獨寫那種朦朧好奇的心態,而且也覺得,能把自己手裏的文串成係列,也是很好玩的事^^

之後就一直在構思,什麼樣的人會和於波在一起呢?一開始想到的是比較特殊的男妓。於波因為覺得自己好象喜歡男生,所以就在公用電話亭裏按照□□服務的名片上的電話打了過去,於是遇上了這麼個人。後來在打手機時,發現自己路過的樓下的公寓裏也響起了鈴聲,於是發現那個人就住在樓下。後麵的情節,現在已經想不太起來了,因為最後這個構架完全被放棄了:P

有太多奇遇的故事,我實在寫不來,所以其實我的故事,情節真的不是很好看。而且我的文筆也太過平淡,看著看著就覺得沒勁,除非讀者是在很平和的心態下慢慢讀。不過文章要求讀者的心態,那是太奢侈的事了。

山大王就是一個我努力想改變的記錄。那時讀著月關和古木酣暢淋漓的文字,弄得自己也大膽起來,一些不敢寫的抒情片段也嗽嗽地往上寫,那直接導致……我在改文的時候,看到某些自己寫出來的句子,背脊上一陣發麻。這是很奇怪的事,看別人這樣的文,我會覺得很投入,可輪到看自己的,就覺得實在太放肆。那大概也和個人的性格有關吧,寫這樣的文,總好象在欺騙讀者一樣。

而且當時也是憑著一股蠻勁,一下子把這篇文寫出來的。因為一直想要一本自己的書,可現實中卻看著我覺得寫得不是很好的書出版,有點被刺激到了,所以就想,如果我也寫個激烈點的故事,大概也能出版吧。於是就拚了。不然如果它像三分之二這麼拖的,我相信我一定會覺得丟臉而棄坑的!

當然,山大王這篇文我並不是不喜歡,也並不是說它完全是我裝出來,為了出版而寫的文。到底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伴隨著自己的痛苦悲哀欣喜,它也完全是我身上的一部分。不過隻是一直隱藏著的一部分。

那稍過激烈的自我表白,是我在平時生活中做不出來的,所以,寫完這篇以後,一直想以自己習慣的筆調,淡淡地講個故事。

三分之二就這樣出現了。

它和山大王作為係列文,不但因為角色上有連帶關係,我想更主要的是,他們合在一起,才能比較完整地表達出我這個作者的樣子。山大王是我情緒激動的一麵,三分之二則是我的主心骨,是我平時的樣子^__^

那麼,來說說三分之二的情節。

嘿嘿,大家應該都看出這篇文絕對有木原很大的影響。帶點壞壞的小攻,別扭的小受,懦弱單純的老師,都蠻有木原風味的說~~(大笑)。其實它和山大王作為一個係列,和《單戀》以及《那個人》作為係列有相似的地方。單戀那個故事,節奏明快,情緒激烈;而那個人,則有種流水般細長流淌的感覺。而且兩者前一本都寫的是學生(朋友)之間,後一本都是師生之間。我也承認,大概是有過影響的^^bbb

另外,選取網絡作為連接點,那當然是受了《雙曲線》的影響。嘿嘿,之前也說過,這本書是我的最愛,而那個結局雖好卻實在太過肅殺了點,想到就鬱悶……作為一個在網絡上生存的人,總希望網絡不是那麼空洞,而網上的朋友也好、戀人也好,也不至於那麼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