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盆腔炎(3)(3 / 3)

【服法】代茶頻飲。

【功用】溫經化濕,理氣活血。

【調治】用於慢性盆腔炎寒濕凝滯型,下腹冷痛拒按,或墜脹疼痛,或如針刺,遇熱痛減等。

(9)艾葉桃仁粥

【組成】艾葉1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紅糖30克。

【製法】將桃仁打碎,與洗淨的艾葉同人鍋中,加適量水,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粳米洗淨後入鍋煮成稠粥,加入紅糖調味。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溫經化濕,理氣活血。

【調治】用於慢性盆腔炎寒濕凝滯型,下腹冷痛拒按,或墜脹疼痛,遇熱痛減,月經不調等。

(10)桃仁羊肉粥

【組成】桃仁20克,羊肉30克,粳米100克,精鹽適量。

【製法】將桃仁洗淨,羊肉洗淨切成細絲,將粳米淘洗幹淨。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中火煎煮45分鍾,再煮30分鍾成粥。加入適量精鹽調勻即可食用。

【服法】早晚分食。

【用】溫經濕,理氣血。

【調治】用於慢性盆腔炎寒濕凝滯型,下腹冷痛拒按,或墜脹疼痛或如針刺,遇熱痛減,月經不調等。

(11)茴香燜羊肉

【組成】羊肉300克,大蔥100克,蒜15克,薑5克,黃酒10

克,小茴香3克,肉桂3克,精製油、花椒粉、精鹽、醬油適量。

【製法】將羊肉洗淨,切片,放碗中,加入調料拌勻。鍋上大火,將拌好的羊肉投入鍋中,淋上黃酒,放入小茴香、肉桂爆炒。肉桂變色後加蓋,移小火燜熟,裝盤即成。

【服法】早晚分食。

【用】溫經濕,理氣血。

【調治】適用於慢性盆腔炎寒濕凝滯型,下腹冷痛,腰骶酸痛,經行錯後、量少、色黯,月經後期量少有塊,帶下清稀等。

(12)桂皮乳沒雞蛋

【組成】桂皮10克,小茴香6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雞蛋6隻。

【製法】將雞蛋煮熟,去蛋殼,與桂皮、小茴香、乳香、沒藥同放鍋內,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30分鍾。待藥汁收幹即成。

【服法】每日3次,每次吃雞蛋2隻。

【功用】溫經化濕,理氣活血。

【調治】用於慢性盆腔炎寒濕凝滯型,下腹冷痛,遇熱痛減,腰骶酸痛,月經後期量少有塊,帶下清稀、量多,神疲乏力。

(13)砂仁鯽魚湯

【組成】砂仁6克,鯽魚1條,小茴香6克,胡椒粉、蔥、薑、蒜、精鹽、食用油適量。

【製法】將鯽魚洗淨去內髒。調料放入魚腹內。將鯽魚煎熟。鍋內放熟油少許,將煎熟的鯉卩魚加適量清水煎湯即可。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用】溫經化濕,理氣活血。

【調治】用於慢性盆腔炎寒濕凝滯型,小腹墜脹疼痛或如針刺,腰骶酸痛,帶下清稀,量多,神疲乏力。

(14)蝦米粥

【組成】大蝦米10個,粳米100克,鹽、味精、麻油、蔥適量。

【製法】將大奸米洗淨,切小丁。梗米淘洗幹淨。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約30分鍾。粥成後加調料即可。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用】溫經濕,理氣血。

【調治】用於慢性盆腔炎寒濕凝滯型,寒濕凝滯所致的下腹冷痛,帶下清稀、量多,神疲乏力。

(15)杜仲煲羊肉

【組成】羊肉500克,杜仲30克,白蘿卜1個,生薑4片,鹽適量。

【製法】先將羊肉與白蘿卜同煮去膻氣,再加入杜仲、生薑同煲爛,加鹽調味即可。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用】溫經化濕,理氣活血。

【調治】用於小腹冷痛,腰骶酸痛,經行錯後量少、色黯,帶下清稀、量多。

(16)胡桃仁炒韭菜

【組成】胡桃仁50克,韭菜500克,雞蛋2隻,食用油、精鹽、味精適量。

【製法】將韭菜、胡桃仁分別洗淨。雞蛋打入碗中,攪勻。韭菜切段。先將胡桃仁用香油炸黃,再放入韭菜、雞蛋同炒。菜熟後加入食鹽、味精即可。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用】溫經濕,理氣血。

【調治】用於慢性盆腔炎寒濕凝滯所致的下腹冷痛,或墜脹疼痛或如針刺,遇熱痛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