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月經病(5)(2 / 3)

【製法】將金銀花、黃芩洗淨晾幹,切片,同入沙鍋。加水適量浸泡15分鍾後,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30分鍾。用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大碗中。待其溫熱時,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

【服法】上下午分服。

【功用】清熱養陰祛濕。

【調治】帶下病,屬濕熱下注證型。帶下色黃或赤白相兼,質稠或有臭味。伴有陰部瘙癢。

(3)冬瓜子糖煎

【組成】冬瓜子仁50克,冰糖50克。

【製法】將冬瓜子仁搗成末,加冰糖、開水燉服。

【服法】每日服2次,連服15天。

【用】清熱濕。

【調治】帶下病,屬濕熱型。帶下量多,色黃質黏,有臭味,或帶下色白質如豆腐渣。陰癢。

(4)清炒馬齒莧

【組成】鮮馬齒莧500克,蔥花、蒜各10克,鹽、味精、黃酒、麻油、植物油適量。

【製法】將鮮馬齒莧洗淨,切段。炒鍋上大火,下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蔥花、蒜煸炒,灑入黃酒。再入馬齒莧翻炒至剛斷生,加入鹽、味精、麻油炒勻即成。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用】清熱利濕止帶。

【調治】帶下病,屬濕熱型。帶下量多,色黃質黏,有臭味。

(5)清炒水芹菜

【組成】鮮水芹菜500克,蔥花、蒜各10克,鹽、味精、黃酒、麻油、植物油適量。

【製法】將鮮水芹菜洗淨,切段。炒鍋上大火,下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蔥花、蒜煸炒,灑入黃酒。再入水芹菜翻炒至剛斷生,加入鹽、味精、麻油炒勻即成。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用】清熱利濕。

【調治】帶下病,屬濕熱型。帶下量多,色黃質黏,有臭味。口苦咽幹。

(6)清炒苦瓜

【組成】苦瓜400克,蔥花、蒜各10克,鹽、味精、麻油、植物油

適量。

【製法】將苦瓜洗淨,切片。炒鍋上大火,下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蔥花、蒜煸炒。再入苦瓜翻炒至剛斷生,加入鹽、味精、麻油炒勻即成。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用】清熱利濕止帶。

【調治】帶下病,屬濕熱型。帶下量多,色黃質黏,有臭味。胸悶心煩,口苦咽幹。

(7)清炒蕺菜

【組成】鮮蕺菜500克,蔥花、蒜各10克,鹽、味精、黃酒、麻油、植物油適量。

【製法】將鮮蕺菜洗淨,切段。炒鍋上大火,下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蔥花、蒜煸炒,灑入黃酒。再入蕺菜翻炒至剛斷生,加入鹽、味精、麻油炒勻即成。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用】清熱利濕止帶。

【調治】帶下病,屬濕熱型。帶下量多,色黃質黏,有臭味。伴有陰部瘙癢。

(8)大黃薏苡仁粥

【組成】生大黃5克,薏苡仁60克,白糖15克。

【製法】將大黃洗淨,放入杯中,用60°C左右的開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取汁與淘淨的薏苡仁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煨煮至薏苡仁爛熟。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即可。

【服法】上下午分服。

【功用】清熱利濕止帶。

【調治】帶下病,屬濕熱型。帶下量多,色黃質黏,有臭味,伴胸悶心煩。

(9)黃芩薏苡仁粥

【組成】黃芩10克,薏苡仁60克,白糖15克。

【製法】將黃芩洗淨,入沙鍋中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淘淨的薏苡仁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煨煮至爛。入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