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探索可能的問題解決策略(3 / 3)

家長要放手給孩子一個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孩子根據自己的想象去畫,即心像。如:“你喜歡的小手絹是什麼樣子的?”,“你想擁有一輛什麼樣的汽車?”等,而不要急於給孩子提供標準的範例,讓孩子照著葫蘆畫瓢,牽製和束縛孩子思維的擴展。

在故事講述中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孩子常會纏著大人講故事,孩子的腦瓜希奇古怪,常會冷不丁地說:“給我講個火星公主的故事吧”、“我想聽老虎和獅子的故事”這就要看你現場發揮的能力了,你絞盡腦汁編出的故事,既要有童趣,又要貼近孩子的生活,還要富有教育意義,家長要有充分的知識準備和足夠的應變能力。家長的創造性講述,便是孩子創造性講述的直接示範。除了給孩子講故事外,家長還應當鼓勵讓孩子續編故事結尾、自由講述,便於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孩子發散思維的發展。

總之,當孩子對周遭事物感到好奇時,家長要保護孩子積極的探索願望,及時鼓勵、支持和肯定孩子一切創造性的活動,正確引導,培養和發展孩子的發散性思維,為將來的創造性活動奠定基礎。

訓練方案

方案一:橫切蘋果

目的: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方法: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打破思維定勢,家長可以從生活實例切入,對孩子進行培養。比方說,一般我們且蘋果習慣豎著切,把蘋果核被切成兩隻小耳朵的形狀。其實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和孩子一起橫著切蘋果,看看蘋果核的橫切麵會是一個什麼形狀?在玩遊戲之前,先問問寶寶這個問題,激發他思考力和好奇心。然後手把手地幫助陪寶寶把蘋果橫切開,讓寶寶觀察切好的蘋果核是什麼形狀。然後驚喜地對寶寶說:“原來是個五角星呢,是不是很意外呢?”你還可以和寶寶再切幾隻蘋果看看是不是每次都是五角星。

方案二:這個像什麼?

目的:鍛煉孩子的發散思維

方法:準備1支畫筆和1塊畫板,在畫板上任意畫一些圖形,讓寶寶說說每個圖形像什麼東西。比如畫一個橢圓形,寶寶或許說不出來這是一個橢圓形,但他們可能會告訴你這是:芒果、雞蛋、梨……你也可以先讓寶寶信手塗鴉,然後問寶寶他畫的是什麼。聽完寶寶的意見後,由你根據寶寶“畫”的基本圖形進行加工,將簡單的線條添改成為一個比較明顯的圖案比如小鴨、太陽、小船等。這樣不僅能讓寶寶有成就感,還可以鍛煉寶寶的發散性思維。

方案三:它們都和誰有關?

目的:鼓勵孩子展開聯想

方法:準備筆、紙、尺子、橡皮;碗、湯匙、筷子、鍋、盤子;杯子、毛巾、香皂、牙刷、牙膏等有關聯性的事物。分類好後,你可以先把牙刷拿出來問孩子:“哪些東西和牙刷有關係。”無論寶寶的答案是什麼,你都要問問:“為什麼?”當孩子把能看見的、可能有關聯的事物回答完了以後,你還可以繼續追問:“還有什麼東西和它有關?”鼓勵孩子動腦筋想想其他東西。

方案四:小刺蝟運蘋果

目的:訓練孩子的發散思維

方法:準備一些橡皮泥、牙簽、火柴,指導孩子孩子用橡皮泥揉一個大團,然後把圓團在桌子上輕輕壓出一個平平的底座,幫助孩子泥團一側捏出一個尖尖的鼻子。做完刺蝟的身體後,把牙簽插在圓團上作刺蝟身上的刺。火柴頭可以當成一個個蘋果,也可以讓孩子用橡皮泥揉一些小泥團插在牙簽上。做好後,就可以讓小刺蝟把蘋果運回家了!

方案五:給瓶子分類

目的:訓練孩子的發散思維

方法:找一些顏色、形狀、大小各不相同的瓶子排成一排,讓寶寶想想有多少種分法,試著給這些瓶子分類。比如按顏色不同,紅色的放一起,綠色的放一起;按大小不同,大瓶子歸為一類,小瓶子為一類;按形狀不同,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方形;還可以問問寶寶是不是有別的分類方法,比如根據敲擊發出的聲音的不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