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正確應對詢問期的孩子的提問(3 / 3)

不會回答的問題如實承認

如果真遇到自己回答不上的問題怎麼辦?最好是翻翻書,尋找答案。對於一時解釋不清的問題,也不要羞於告訴孩子不知道,可以就這個問題和孩子一起去問別人或查閱書籍。孩子大一些以後,自然就會養成查書的好習慣。

訓練方案

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對於詢問期的孩子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這個時候家長應當培養孩子清晰、流暢、富有邏輯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孩子才能正確表述出他內心的想法和疑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這裏有幾個小遊戲可供借鑒:

方案一:看誰說得快

目的:培養孩子在“時間壓力”下迅速反應、準確表達的能力。

方法:

爸爸和孩子“同台競技”,媽媽做考官。準備兩張卡片,比如一張畫著鴨子,一張畫著老鷹。媽媽請爸爸和孩子看清楚卡片上畫著什麼,然後發問“鴨子會遊泳,老鷹——”,這時,爸爸應當起到示範作用,迅速回答:“老鷹會飛”。當孩子就明白了遊戲的規則後,遊戲繼續進行。媽媽可以接著問:“蘋果是綠色的,香蕉是——”,請孩子接答“香蕉是黃色的”。遊戲過程中,如果出現答案的分歧,經過三人討論,最終由考官裁決。

這個遊戲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進行,直到過渡為由孩子來當考官。

方案二:你說我猜

目的:鍛煉孩子的口才

方法:你說我猜是個很常見的遊戲,玩遊戲時,媽媽可以先做示範:“我現在想吃一樣東西,它紅紅綠綠的,又圓又大,咬一口特別脆,是寶寶最喜歡吃的……”“是蘋果!”孩子回答。

遊戲開始的時候,就要倒換位置,讓孩子發問,爸爸媽媽來猜。可以把要猜的東西集中在簡單的形狀、顏色、位置的描述上。如吃飯時,爸爸媽媽開始和孩子玩遊戲,以飯桌為範圍,讓孩子提問。孩子有可能會這樣問:“我現在想吃離我最遠的那盤菜,裏麵是紅色的東西,媽媽,你猜是什麼?”

在遊戲的過程中,再慢慢地涉及一些抽象的題材,如“我長大了要當特別有本事,專門搞發明創造的人,爸爸你猜是什麼?”另外,父母還應該鼓勵孩子從不同的方麵,用不同的說法來描述同一個事物,把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巧妙地結合起來。

方案三:小小工程師

目的: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方法:準備兩套相同的積木玩具,分工如下:孩子當工程師,媽媽當裁判,爸爸當操作工。爸爸和孩子背向而坐。媽媽給孩子提供一套圖紙,讓孩子按照圖紙指揮爸爸搭建積木。把當前選擇哪塊積木,擺放在什麼位置,如何擺放等一切細節,詳細告訴爸爸,要求描述準確,表達清楚。同時爸爸應當按照指令搭建積木,不清楚的地方及時向孩子提問,孩子給予及時反饋。遊戲限時15分鍾,看爸爸是否搭得和圖紙一樣。裁判要負責製止兩個人的作弊行為。遊戲結束後,全家人一起總結經驗,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使工程師與操作員之間的“溝通”更加準確、順利。通過多次遊戲後,一家人可以總結出一些經驗,比如在遊戲開始前,共同研究積木的每一個部件,統一稱謂;統一積木每一種擺放方向和位置的說法;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孩子學會更清楚的表達方式,而且還能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解決複雜問題的技巧。在熟悉遊戲的玩法後,可以互換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