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方案
方案一:這些都是圓的
目的:幫助孩子識別圖形,歸類
方法: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圓形物品,比如鍾表、小皮球、氣球、鍾表、圓形鏡子、彈珠等。遊戲開始時,媽媽指著這些圓形的物品說:“寶寶快來看,這些東西都是圓形的。圓圓的氣球,圓圓的彈珠……”媽媽反複地對寶寶說。然後問寶寶:“這些東西都是什麼形狀的?”反複誘導,直到寶寶回答“圓形的”。當寶寶初步掌握圓形這個概念後,媽媽接著讓寶寶指出家中還有哪些圓形物體。需要注意的是,寶寶還不能分清圓和橢圓的區別,所以先讓寶寶認識籠統的“圓形”。
方案二:每人分1個
目的:理解數字1
準備一盤水果,蘋果或者梨,遊戲開始時,家長指著一盤水果先問寶寶“這是什麼”,讓寶寶認一認盤子裏放的是什麼。然後家長對寶寶說:“我們來分蘋果吃,請寶寶來給大家分,1人分1個。”寶寶分時,“爸爸1個”、“媽媽1個”、“我1個”,分對了,家長要說謝謝並同寶寶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蘋果。吃完後,家長又讓寶寶分梨,方法同上。需要注意的是,遊戲時用的材料可任意選用,如是食品,別讓寶寶吃得過飽。
方案三:識別顏色
目的:幫助孩子識別顏色
方法:準備一些五顏六色的積木,遊戲開始的時候,媽媽手中拿一塊紅色積木,要寶寶從那堆積木中中挑選一個和媽媽手中顏色的。寶寶學畫時,媽媽應當在一旁觀看,提示寶寶注意小草是綠色的,西紅柿是紅顏色的,讓寶寶準確選擇畫筆,拿綠色畫筆畫小草,紅色的畫筆畫西紅柿。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應當引導寶寶注意周圍物品的顏色,如媽媽的圍巾是紅色的,小兒的帽子也是紅色的,這時便可告訴寶寶這兩件東西的顏色是一樣的。
方案四:誰的多
目的:幫助孩子理解數字
方法:準備一副棋和一個棋盤,遊戲開始前,媽媽讓寶寶決定要哪種顏色的棋。寶寶決定好後,媽媽和寶寶各拿好自己的棋子。遊戲開始後,寶寶和媽媽將自己的棋子排列到棋盤上,直到媽媽喊“停”為止,然後讓寶寶比較誰排的多,誰排的少,遊戲可反複進行。
當遊戲結束時,要求孩子把棋子一個一個收回盒子裏。誘導孩子放一個個時說一個,這樣同時使寶寶理解1。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應該根據寶寶排的多少來決定自己排的多少,因為要使寶寶有一個明顯區別。比如,寶寶排5個,爸爸可排10個左右。爸爸也可比寶寶排的少,激發寶寶的遊戲興趣。
方案五:一起來下棋
目的:訓練寶寶的推理能力
方法:棋類是開發孩子智力最佳的選擇,因為在下棋的過程中需要孩子高度集中注意力,下棋時不但要考慮自己的棋子怎麼走,還要時刻看清對方的棋子怎樣走。其次,它要求孩子在走棋之前思考,迅速反應、抉擇。
爸爸媽媽可以為孩子挑選一種棋,然後抽時間陪孩子玩。可供孩子玩的棋類很多,除了富有童趣的兒童棋類外,最主要的有象棋、圍棋,國際象棋等。
教寶寶下棋的第一步是先認“子”,其實就是認“字”。第二步教走法,即“馬走日”,“象走出”之類。第三步教布局,一般都先教“當頭炮”。第四步是教“將”法,開始都先教“疊疊炮”。初學時,孩子自然會千方百計地用他學會的那幾招,十分幼稚,但以後是邊下邊學,逐漸進退有序,攻守得法,眼睛也能照顧到滿盤的棋子了。